乡愁的味道初中生记叙文 (篇1)
云水边静沐暖阳,烟波里久违的故乡。别来无恙,您在心上。
——题记
下雨了。清亮的雨珠从湛蓝的跌下,跌成四瓣,空气里夹杂着雨那微微甘甜的气息,柳枝被雨点缠绕,迎着春风轻轻摇曳。重走石板路,没有伤感,没有思绪,只有那一缕缕招之即来、挥之不去的思念。
门口的狗早已高声狂吠,时别五、六年,脑海中早已忘了这幢楼的模样,忘了太奶奶那慈祥、纯朴的笑容。我抚摸着冰冷的大石墙,斑斑驳驳,是岁月留下的痕迹。门口的龙眼树结满了果实,金灿灿的,连成一片。我凝视着它,回想起小时候调皮地爬上树玩耍,却一不留神摔下来的情景……
太奶奶在门口呼唤着我的乳名,向我轻轻地招手。望着她蹒跚的步伐和沧桑的身影,心里咯噔了一下,无数种思绪涌上心头,不知不觉,一颗滚烫的泪珠跌落,一片晶莹。
走进熟悉的小屋,太奶奶端着一碗鸡汤颤颤巍巍地走到我面前,我小心翼翼地从她满布皱纹的手中接过,金黄的鸡汤盛在青花瓷小碗里,香气扑鼻,另人垂涎欲滴。浅尝一口,唇齿间荡漾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香味,久久不能散去,回味悠长,滋润心田。
太奶奶满脸笑容地看着我喝完,虽然无情的岁月在她粗糙的脸上洒满了皱纹,笑容在皱纹的衬托下显得僵硬无比。但人间有真情,这时,她一定感到非常幸福吧。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这头,太奶奶在里头。
不久,传来了噩耗,太奶奶因摔了一跤,一病不起,慢慢的,就住进了冰冷的坟墓。以前,我读不懂余光中先生笔下的《乡愁》,但是现在,我大彻大悟,乡愁是思念故乡的风景,是那片田野,是那条灰色的石板路,是那棵高大的龙眼树;乡愁,是思念故乡的亲人,是那慈祥的目光,是那甜甜的笑容,是那碗暖暖的心灵鸡汤。
我想念您的笑,想念您的味道,想念您手上淡淡稻香,更想念爱的味道。
寒梅落尽把冬了,衔春的燕想归巢。沿途的景,牵挂的人,两情迢迢。
乡愁的味道初中生记叙文 (篇2)
冬天,在那遥远的家乡,飘洒着洁白的雪花,一切都被冰冷的空气凝结了。一栋栋红色的小瓦房挂着红彤彤的灯笼,在袅袅炊烟的笼罩下,有着朦胧的美感,好像那仙境一般。一轮皎洁的明月仿佛是一滴水滴,凝固在这寒冷的冬季。
第二天当太阳的光芒洒在洁白的雪地上时,忙碌的一天开始了。“哎,来看看这水果,多新鲜呀!来瞧一瞧,看一看啊!”“油菜,快来看一看呀!看这色儿多正啊!”在热闹的早市上,叫卖声一阵高过一阵,一声大过一声。来买菜的人很多,稍不注意,就会把你从东挤到西,从南挤到北。喧闹的气氛感染了寒冷的小镇,热翔洋溢在人们幸福的脸上。渐渐地,从远处传来了欢快的秧歌声、铁匠那铿锵有力的敲打声。这就是家乡的冬天,像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家乡的夏季更有特点,像一幅色彩浓烈的油画。中午,炽热的太阳烤着大地农民们坐在苞米杆上,抽着地道的旱烟,随手抓起一个大饼子就往嘴里送,嚼着大葱,不亦乐乎。
市场上,新鲜的蔬菜整齐的摆在摊上,泥土的芬芳还没有散尽,一个妇女叫卖着。茄子那紫色的外衣上了一层亮,亮极了;小辣椒披着火红而有娇艳的衣裳,扭动着纤细的腰肢;翠绿的油菜挂着露珠摇摇摆摆;生姜皱着眉头……那边,饭菜的香味儿掩盖了一切。嫩黄的煎鸡蛋像个小太阳,静静地躺在饭盒里;白米饭好似一朵云彩,飘荡在“太阳”周围;香菜软绵棉的躺在那里,咬一口,浓香四溢。在看看摊主们:有的在品尝地道的农家菜,有的在于令居聊家常,有的在整理蔬菜的顺序,也有的臂弯里拎着大篮子收拾摊前腐烂的菜叶。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小小的城镇,热闹、亲切的家乡远远望去,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空中静静地倾听着从大街小巷、家家户户传出的欢声笑语。此时,我无比的羡慕那轮圆月,可以挂在家乡的天空上看着这一切。
乡愁的味道初中生记叙文 (篇3)
在落日的余晖下,一匹瘦马前行着,前行在荒凉的古道上。一切是那般黯淡,凄凉,又惆怅……
秋风萧瑟,夕阳已经西下,只留下那一抹淡淡的残霞,留在天空,留在他的身旁。前方的路还很遥远,很迷茫,但他却只能孤身一人,骑着这匹瘦马,徘徊在小路上,浪迹在天涯。他孤独,他寂寞,但他无奈,只是默默地走着,走着。
遇见那一棵年华已逝的老树,他沉思着:我和你一样,静静地开着,努力的装点世界,到头来却还是白费心思,无人欣赏,何时我才能快走踏清秋呢?树光秃秃的,他衣衫褴褛,静静地端详着老树,若有所思……
偶然间,头顶却飞过一群乌鸦,飞向那它们所神往的地方,看见他,它们盘旋在空中,不时的发出哀怨的啼叫,这一声声响彻云霄的啼叫,划过天际,叫醒了他沉睡的心灵。它们飞过老树,飞向天空,飞向它们的旧巢。
他走着,遇见一条老桥,桥下涓涓的溪流,倒映出几户农家。天空中炊烟袅袅,只见他们正忙着准备晚饭,一家人各忙各的,在一起谈笑风生,他们微笑着,这幸福的一家。
在这苍凉暮色中,对着荒郊萧瑟的景物,他骑着这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孤独地走向天涯异域,瞻望这漫长的前路,望着这幸福的一家,他怎么会不想家,不想故乡呢?
他驻足痴望,心里思绪万千——我何时也能回到故乡,陪陪我的老婆和孩子……想到这,他潸然泪下,望着眼前这幸福的一家,他调转马头,奔驰在古道上,走在回家的路上……
落日终于落下,虽然留给人们的是一片黑暗和无边的惆怅,但在第二天的黎明,光明终究会来到……
乡愁的味道初中生记叙文相关文章:
乡愁的味道初中生记叙文 (篇4)
一叶乡愁,伴着深秋的叶飘落,洒在未央的夜里。
在黑夜中,这一片叶,乘着中原的风,顶着秦岭的雨,穿过崇山峻岭,落到了川西的土地上。很快,我就感受到了小镇的喧闹,熟悉的镜头里有湿湿的黑布伞、沾满了泥土的绿胶鞋和那载满了欢乐的背篓,这一幕多么深刻。我知道背篓里一定有我最喜欢的甜饼,爷爷背着它回家,是我最大的期待。
于是,这一片叶带着我走上了蜿蜒的小路,这路上有我折过的黄荆条,有我捉到的笋子虫,有我端着小板凳去上学的身影,还洒满了被两只公鸡追啄后淌下的眼泪。乘风的树叶飘动着,就像我的心在颤动。
长长的山路在雨后变得泥泞不堪,还是20年前的模样,还是那一年的我。穿着红雨鞋的女孩吃着路边的山茶果走进了后院,那只成天跟着我的“黑虎”看见我就摇着尾巴叫起来。推开柴门时,屋檐上的水滴在我的脸上,很惬意。穿过灶房,奶奶坐在大院的门槛上眯着眼睛剥核桃,她细心地为孙女撕去了核桃上的青皮,一瓣一瓣的核桃仁躺在竹扁里,好可爱。我的味蕾感受到了久违的味道,刚从树上摘下的核桃充满了清甜,祖孙俩的身影被时光定格,锁定在最美的时刻。
夕阳下,这一片叶赶上了远行的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是离别的节奏。我蜷在下铺的被窝里,巴山的夜雨淋湿了我的心。窗外是一片暗夜,穿过这个隧道就翻过了秦岭,一路向东……
操场上的灯熄灭了,从窗外透进来的光黯淡了,这一片叶静静地舒展在我打开的书页里。它翻山越岭,带来了后山上飒飒作响的阔叶树,门前潺潺流淌的小河,光阴里那些花开花败,草枯草荣。
我端详起这一片叶,它在不经意间点燃了我的乡愁,淡淡的,绵绵的。
乡愁的味道初中生记叙文 (篇5)
——《草房子》中的乡村情节
一片油麻地,一条大河,一群人,一个故事。
当我翻开书本的第一页,一股乡土之气扑面而来。这片泛着清香的土地不仅见证了一个少年刻骨铭心的成长历程,更让我看到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一)陆鹤
陆鹤因为有一颗光秃秃的脑袋而与众不同,然而这并未给他带来赞赏,更多的却是同学们的戏弄与耍笑。桑桑会把他的帽子挂到旗杆上,蒋一轮会不许他参加团体操表演,同学们会叫他“秃鹤”。当他所做的一切被大家所冷落,那种孤独感深深触动我的内心。然而他并未做错什么,只是想得到友情与尊重。陆鹤将自己陶醉在砖窑的热气中,感受久违的温暖。
一个年幼的孩童内心该是多么纯真稚嫩,值得我们用爱和善良去尊重呵护。当他最终因为精彩的表演而重获大家的认同,那时的月光很美,照着这世上最英俊的少年。
(二)细马
细马是邱二爷家领养的孩子,长得出奇,操着外地的口音。刚来到油麻地时,孩子们笑话他那副寒碜的样子,叫他“小蛮子”,于是这片本不熟悉的土地对他来说更加陌生了。细马不爱学习,就在大河边放羊,然而后来他因把羊群放丢,惹了祸,与邱二妈的矛盾也愈来愈激烈,这无疑都加重了一个少年的自卑心理。但是,源于他对自己家人的感激,他始终没能离开这片油麻地:为治邱二爷的病,在冬天里费力刨柳树根子,邱二爷死后为邱二妈建造红砖房子。
一个男孩儿可以有身体上的残缺,但灵魂却永远高尚。他那对尊严的执着坚守,让他不再是一个稚嫩的男孩儿,而是一个小小的大人。最终当他站上红色的砖屋时,他的身体与脚下这片大地一样被照成浓重的土红色。
(三)秦大奶奶
秦大奶奶是这本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人物,她起初因为房子的搬迁与大家相处的不愉快,她甚至放鸡鸭到校园里、随意践踏种着庄稼的小路,想借机“报复”那些阻拦她的人。可是当她对所做的一切都感到筋疲力尽,却没能守住自己的房子,她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倔强,做起油麻地小学的守护人来,而她自己的生命竟也是在为捞掉在河中的一只学校的南瓜时永远安息。
我的奶奶也像秦大奶奶一样性格执拗、倔强,村里人都不太喜欢她,奶奶常在院子里中一块菜地,每天就在这些瓜藤菜叶中忙碌,像看着自己的孩子,这样就是一辈子,所以当我看到秦大奶奶哭着守候自己的土地时,我总想起奶奶,她对老屋一生的眷恋。
秦大奶奶在地下长眠了,她将永远守候着眼前那片亲手种下的艾地,艾的气味清香、高洁,正如这位垂暮老人生前展现的人格一样,高尚、圣洁。
(四)药寮
这是桑桑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成长历程,在生重病的这段时间里,他内心一下子变得宁静了许多。在温幼菊充满药香的小屋中,桑桑心中油然生出一种孤独感,仿佛是一种将要面对死亡的恐惧,或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分离。我清楚记着温幼菊告诉桑桑的两个字“别怕”,对,“别怕”,这两个字在激励着桑桑,同时也在激励着我,每当生病或是遇到困难,我就告诉自己“别怕”,这仿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指引着我前进,告诉我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咬着牙去坚持。
这是草房子中几个片段,然而每当我读到他们,都会有深入肺腑的感动,不仅为桑桑震撼人心的经历,还有曹文轩对故土深挚的感情。如一抹悠长又淡远的乡愁,从记忆深处飘散,即使身在异乡,心中恋恋不忘的仍是那座村庄,就如他在一篇代跋中写道:
“二十年岁月,家乡的田野上留下了我斑斑足迹,那里的风,那里的雷,那里的雨,那里的苦菜与稻米,那里的一切,皆养育了我,影响了我,从肉体到灵魂。”
虽然我还未远离家乡,但儿时的生活已如烟飘逝,每一次回忆,都是泪流满面,我的思绪被这本书中蕴含的深情一触即发,仿佛我的灵魂也得到了慰藉与依靠。
妈妈说这其中的每一个结尾都是凄美的,我觉得不对,在我看来,没一个结尾都堪称壮美。那细腻的景致将我的心与人物的心牢牢拴在一起,我眼前也飘起了袅袅炊烟…
今天,当我看到曹文轩老师在《朗读者》的现场娓娓讲述自己与父亲的那段时光,原来他就是里面的人物“桑桑”,而父亲就是“桑乔”,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什么是告别,什么是乡愁。
《草房子》是他送给未来的及告别的父亲最深挚的礼物。
明天,桑桑将乘着一只大木船,永远离开这片金色的草房子,白鸽还在天上盘旋成一只花环,悠扬的笛声依旧在村庄上空飘荡——像一绢丝绸,像一抹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