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卢旺达饭店的观后感范文 篇一
影片以1994年卢旺达屠杀为背景:比利时殖民时代以肤色的深浅和鼻子的长度把卢旺达人分为胡图族和图西族,又把权力交给了图西族,使得胡图族处于压迫之中。长期的仇恨在电台媒体的煽风点火中越燃越旺,爆发了这次造成世界上1/5000人口消失的种族灭绝大屠杀。
人性:
1、民智未开的人群是极易被煽动的,仇恨的种子一点就燃。人性大概是本恶的吧,在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安保设施下,胡图族面对手无寸铁的胡图人,即使是弱势的妇女儿童老人,便让仇恨盖过了人性,任由一个生命对另一个同胞肆意践踏蹂躏。受理性教育,学会独立思考多么重要,不要让主流舆论泯灭了理性,保持自我意志才不会被那些分裂国家的人牵着鼻子走。
2、男主真的很能把握别人的心理,男主让难民们给自己的海外朋友们打电话告别,话语中不用直接寻求朋友的帮助,而是好像握着他们的手诀别,让朋友感受到如果不拯救自己那么他们将永远失去这个朋友。把握了人性软弱又畏罪的心理,人们都不愿背负着罪名,成为袖手旁观的帮凶。
3、人们对于事不关己的事情都是冷漠的。记者记录下了屠杀中的种.种暴行,最后却发现这些记录也如此苍白无力,西方人在饭桌上看着屠杀的场景,感叹一句:“多么残忍”,然后又整理心情开心地吃晚餐。即使是记者自己,面对情人的苦苦哀求,也只会选择留下一堆无用的钞票,无奈离去。那一刻他意识到自己是多么软弱无力。正如《家》中的一幕,觉慧给了受冻的孩子银元,然而自责于自己并不能改变孩子孤苦无依的命运,觉得自己是一个“虚伪的人道主义者”,然后第二天也把孩子的事情抛于脑后忘得一干二净。我们所有人又何尝不是虚伪的人道主义者?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对于外国人来说是个虚无缥缈的数字,而卢旺达屠杀对我们一样遥不可及,我们直到了这段历史,又很快把它忘记。
民族:
1、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胡图族和图西族本是同胞,却因殖民时代的遗留问题造成了狭隘的偏见,使得同胞之间互相残杀。如今的卢旺达已经不再区分民族,希望图西族和胡图族忘记种族偏见,互相友爱共同建设国家。 让我想到现在的中港关系,当然中港人民比那时候的卢旺达人开化、理智得多,不过现在的中港矛盾也是殖民的遗留问题。两个体制,一道海关,把本是同胞的两群人硬生生地划分,其中也包含着偏见与歧视。
2、当国家面临分裂时,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自救。联合国维和人员在面对屠杀时也是自身难保,当联合国派兵来时,难民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等来的消息却是联合国带着所有的外国人离开。最后拯救了1268个难民的还是自己的同胞黑人保罗。上校对保罗说,你连美国黑人都不是,你只是一个非洲的黑人,你的生命一文不值。曾经的和平宣言在真正的矛盾冲突激发时也是荒谬可笑的。
纪念大屠杀中死去的100万亡魂。
看电影卢旺达饭店的观后感范文 篇二
9.30晚上看的。卢旺达饭店是豆瓣日历上的高分电影,有印象,在不想看书不想看剧的情况下,那就看看电影吧。然而我看之前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电影,我甚至以为那家饭店叫卢旺达。
原来卢旺达是个国家。是在1994年,仅三个月就死了100万人的非洲国家。
今天是国庆,新闻里在放系列专题。我看到主持人说,国家永远都在你身后,在国外处于危难时,国家一定会来救你的时候,第一反应终于不是庆幸和感动了,我感到深深的无力,我觉得讽刺。是啊,我们国家终于强大了,在国际上有话语权了,全世界会有几个人不知道有个国家叫中国?我们的公民在外终于不用怕受到欺凌和委屈了,我们有祖国撑腰。苏丹那么乱,我们国家照样把一千多人接回了国。真好啊,有祖国母亲作为后盾。
那被剩下的苏丹人呢,那被剩下的卢旺达人呢。我们帮不到他们。
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在绝望中死。
他们不是野心家,但他们是野心家的牺牲品,是通往权利财富路上的垫脚石。辛德勒的名单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片尾铺路的墓碑,很久前看的电影了,我现在还记得那些墓碑给我带来的震撼。
1994年,近现代,卢旺达,用了一百万人啊,一百万人来铺平两个种族间的冲突,来填满权力欲望的沟壑。他们连墓碑都没有吧。
现在很多内乱的国家其实都是历史遗留问题,西方殖民者胡乱划分的边界线,胡乱指派的领导者,胡乱宣扬的思想。我对很多历史了解的不深,只知道个大概,但就这大概也是千篇一律的重复,种族宗教,基本每个发生内乱的国家从开始到结束是一样的进程。
我们都是人类啊,为什么非要争个你死我活,种族的划分真的合理吗,不过是人类自己定下的规则。宗教信仰到底有什么错,不信同一个神为什么就是必死不可的异教徒了。我感到深深的无力,我不知道为什么非要有人为了权力财富而忍心发动战争。我感到深深的无奈,因为我太弱小,我看到那些纷争,我帮不到任何。
就像卢旺达饭店里记者说的,人们看到了卢旺达的惨状会说一句,“哇太可怕了”,然后继续吃晚饭。
看电影卢旺达饭店的观后感范文 篇三
前几天的民族概论课上老师带领我们一齐观看了一部电影《卢旺达饭店》,这是一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一个卢旺达的高档酒店经理,保罗,胡图族人,在1994年种族冲突中救了1000多位难民的生命。当年比利时殖民者硬生生地把当地的土著人按照皮肤的深浅和鼻梁的高低分为胡图族和图西族,并在他们离开的时候把政权交给了图西族,从此也就造成了两族世世代代的恩怨。最后掌握了政权的胡图族人要向图西族人报复,纵容着民兵组织的仇视情绪,最后在一个总统被刺身亡的节点爆发了,“砍倒高高的树”,“胡图力量”,种族大屠杀开始了。
1994年,在卢旺达发生的这场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中,近一百万人惨遭杀害。这一发生在通讯高度发达和标榜民主自由时代的种族清洗,在事件之时几乎没有引起世界其他地区的任何反响。当TerryGeorge2004的作品《HotelRwanda》出现的时候,这场屠杀已经过去了十年。在这十年中,卢旺达作为一个不发达的非洲国家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要不是《HotelRwanda》的旧事重提,这一人类历史上灭族惨剧将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被大多数人遗忘。
对于这样一部史实性的影片,我们就应首先了解一下影片发生的理解。卢旺达是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两侧的内陆国家。其人口由胡图、图西和特瓦三个部族组成。其中,特瓦族只占全国人口的1%左右。也就是说,占卢旺达人口绝大多数的部族是胡图和图西。早在16世纪,图西族人就在卢旺达建立了封建王国。自19世纪中叶起,英国、德国、比利时等西方殖民势力相继侵入。1890年年卢旺达沦为“德属东非”保护地,1916年被又比利时占领。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后,根据1922的《凡尔赛和约》,国联将起“委托”比利时统治,成为比属卢安达-乌隆迪的一部分。二站后,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但仍由比利时统治。1960年,比利时同意卢旺达“自治”的要求。1962年7月1日,卢旺达共和国成立。1994年发生的种族屠杀并不是该国历史上第一次。西方殖民主义者在卢旺达统治期间运用了很多卑鄙的手段,实行“间接统治”和“分而治之”:先用占人口14%的图西人统治占人口85%的胡图人,后又利用胡图人反对图西人并统治图西人。这种手段直接导致1959年、1963年、1967年和1973年先后发生4次大规模部族流血冲突。一批又一批图西人被迫逃往邻国。1994年4月6日,卢旺达总统和布隆迪总统同乘的座机在卢旺达首
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击落,两国元首同时罹难。4月7日,空难在卢旺达国内立即引发了胡图族与图西族两族的猜疑,相互职责对方杀死总统,破坏和平。自此,卢旺达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武装冲突和部族大屠杀。百日之内约有100万人死于非命,200多万难民逃往国外,另有200多万人流离失所。
影片透过主人公保罗·鲁塞萨巴吉纳的个人行为向人们真实地再现了发生在10年的人间惨剧。它是艺术的,又是纪实的。TerryGeorge毕竟是一个来自西方国家的导演,他在真实录述事件的同时,还给了自我西方同胞超多的关注。比如影片中出现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长官、新闻记者、红十字会的女工作者。而与此构成鲜明比较地是,除了主人公和他的家庭成员,许多在饭店避难的图西族人被设定成了一种固有模式下的脸谱化形象——无助、弱小、悲伤。导演是同情他们的,但是在影片中给予他们的关注是有限的。大多数状况下,这些人是作为一个群体出此刻导演的镜头中,这是影片对人物刻画明显不足的地方。当然,瑕不掩瑜。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性题材,又涉及到很多人的私人感情,要想把它拍得十全十美也是不可能的。导演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透过自我的镜头,重现10年发生的杯具,让更多不明真相的人了解到事件的真实状况。它是警醒式的,这样的影片自然要充当一种宣传员的主角,它必定要使更多人透过看影片之后思考、汲取教训。20世纪的90年代和40年代不能同日而语,更多的国家明白了自由和民主的含义,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到。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同的屠杀还是发生了。这不禁会使看过电
影的人思考——屠杀为什么会发生。事实上,早在惨案发生之前,就有人向联合国提出关于卢旺达可能发生部族屠杀的报告,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发后,联合国曾与10多个国家协商出兵卢旺达事宜,也未能成功,从而丧失了防患于未然的机会,导致了最后杯具的发生。受美国控制的联合国在卢旺达屠杀的过程中的主角是尴尬的。一贯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国佬,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引发着战火,却对不该发生的屠杀袖手旁观。而联合国在处理此事的不得力,也不禁让人引发“联合国的存在到底有何用”这样的联想。当然,影片本身缺少这些问题的回答,导演也没打算把《HotelRwanda》拍成一部批判影片。
历史是沉重的,尤其是带血的历史。《HotelRwanda》再现了历史,它也当然有理由和它表现的那段历史一样,被更多的人铭记。正如由Wyclef·Jean演唱的片尾曲《MillionVoices》的歌名,这是一百万人血泪的声音。
看电影卢旺达饭店的观后感范文 篇四
总算看完了,尽管已经看过杀戮禁区,上帝忘了卢旺达,可是看完卢旺达饭店后,胸口那股压抑的气还是出不来,喝了两大口水,那种绝望无助的情绪依然无法消散,尽管电影的结局是完美的。
中间几度很想关掉,但总算专注的看完了,中间暂停了几次,并不是因为残忍,我看过太多比这更残忍更真实的画面,只是那份溢出屏幕的无助,差点把我压得无法呼吸。在最绝望的时刻,是的,期望确实来临了,讽刺的是,它是来带走那些看客,顺便带来又一次绝望。
“天阿,太恐怖了,然后他们继续吃着晚饭”记者平静的说道,没有愤怒,甚至没有情绪波动,太真实了,真实到我们每个人都这么做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能依靠的,确实仅有自我,你可能不会赞同,那很大可能是因为你还没体会过那种心境,期望你永远不用有这种经历。
“如果我没能回来,你要跳下去,我要你向我保证”,那一刻,我仿佛是那个男人,我似乎体会到了那种绝望,应对屠刀,这是他们能够选择的最体面的决定,而那些应对挥来的屠刀,还来不及做选择的100万卢旺达人,遗言都无法留下,连绝望都只是稍纵即逝。
“你是善良,聪明的人,可惜你是黑人,是非洲人,在西方人眼里,100万个你也不如一张选票”讽刺的是,那些自称最礼貌的社会,整天呼喊着人权,法律的国家,在人性泯灭,法律被践踏的时候,却团体沉默。
对那些看客来说,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着更强大的祖国,对于酒店里的卢旺达人,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保罗,可是那100万镜头外的卢旺达人,他们没有保罗,仅有自我。
看吧,100万于我而言,也只是一个数字,只是不那么冰冷,我甚至没有查具体的统计数据,是110万,还是多出10万人,对我而言,这重要吗,可是是满足自我的同情心罢了。
谁又不是个看客。
看电影卢旺达饭店的观后感范文 篇五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我想从动物本能的角度来讲,为了保全自我,有意无意做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是十分正常的,这也是物竞天择的规律在生死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选择。对于这部类似于辛德勒名单中的人物,费劲心思拯救人们,甚至抛弃自我深爱的妻孩,为什么主人公会这么做?可能是对职业的敬业精神所致。
剧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十分优秀的酒店客房经理,对业务十分熟悉,有很好的人脉资源,并且也擅长为自我捞得好处,甚至妻子也是想方设法贿赂别人才能接触到的,能够说是人情高手。可是由于致命的一条,取了一个与自我敌对民族的老婆,使他的家庭在战时状态遭受巨大威胁。刚开始时候,其只是想要保全家人,应对邻居遭受的苦难表示爱莫能助,只求自保。只是接下来的儿子受到心理创伤,妻女瞬间被推上死亡边缘,一次又一次,超出了他的本事和预判,他渐渐失去了保护全家的本事与信心,并且已经准备全家赴死,这个过程十分难受与煎熬。他寄期望于西方军队,寄期望于以前结交的部落将军,寄期望于酒店管理层,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可是这几个都是其救命的稻草,只能寄期望地期盼,盼望着局势好转。我想,对于情商这么高的主人公而言,躲在饭店中是其保守的选择,首先自我的财产已经大部分用于赎回妻女的性命,难以金钱买通高层人士离开本地;借此,只能借助自身酒店管理层的优势,对自我和家人进行保护,恰好外籍管理层离开为自我最终能够做主创造力了机会,为保护妻女建立庇护所的同时,还能在外企高官面前展现自我的工作本事,便于以后升迁。在战争动乱时期有这样的确定,实属理性和最优选择。只是之后局势持续恶
化,至亲眼见到大屠杀造成横尸片野,他也崩溃了,做好了全家自杀的心理准备。这是第一部分。随后,国外给予了救援名额,落在自我家人头上,他应当是感激上帝恩赐,只是这时候他从道义上讲,已经很难说服自我离开岗位,撇下自我管理的那些员工和难民客户等,只顾及自身安全。他不能允许自我这样,以往花费一切心思拯救了那么多人的生命,此刻又让他重新放弃他们,他的良心受不了,也不愿意放弃作为拯救者的主角,不愿自我之前极力保护的人再次受到生命威胁,导致之前努力白费。他产生了要对他们负责的强烈使命感,这时候自我就像上帝一样无所畏惧,不顾生死。这是第二部分。
此历史事件发生在二十世纪末的非洲,为什么还会发生如此屠杀事件?电影也告诉我们,以往的殖民者比利时临走时的恶意遗留问题,法国军火商大发横财,西方联合军队只顾自我,这些西方人的嘴脸连他们自我国家的记者都感到羞愧。我们也见识到所谓西方礼貌是建立在以往排他性、残忍、唯利是图、血腥等等魔鬼式的特性之上的。今日,我们看利比亚、叙利亚、阿富汗,仍能够看到当时事件背后鬼手的影子和痕迹,这些唯利是图不安好心自利自私的魔鬼们还在吞噬着那些动乱中可怜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