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冬梦学习网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内容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设计

初中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设计 (一)

一、课文导人,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同学们,我们在《为学》这篇课文里曾学过这样两种人:一种人天资愚钝,才智平庸,但他们勤奋刻苦,旦旦而学,最终在学习上取得了成功;还有一种人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却摒弃自己的天赋而不用,最终变成了昏庸平凡的人。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后天的努力对于做学问是至关重要的。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伤仲永》,里面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

(板书:伤仲永)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王安石(板书:王安石)

(出示幻灯片)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重在理解

1、通过,相信同学们已经自主解决了本篇课文的重点词语。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找一对师友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这几个字。

(幻灯片出示:邑yì谒yè称chèn泯mǐn卒zú夫fú耶yé)

2、刚才一对师友带领我们共同学习了课文中的重点字,为我们学习课文扫清了障碍。

学习文言文重在朗读,下面,我们找几对师友读一下课文,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边听边用铅笔勾画出与自己理解不同的地方。好,第一段谁来读?……

(全文朗读完成,请师父对学友的朗读进行评价,其他师友对其进行评价。教师相机引导,特别是重点句子停顿,如:①仲永/生五年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传/一乡秀才/观之 ⑥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⑦余闻之也/久 ⑧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刚才,通过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相信你对读文言文的句读停顿有了深刻的感悟。

文中有一个字“扳”,老师发现有几位同学都读“攀”,他们读的对吗?为什么?(幻灯片出示:“扳”通“攀”,牵、引的意思)

请同学们赶快用笔在这个字下面标上三角号,表示这个字是通假字,非常重要。在文言文中,通假字是一种常见的文言现象,读的时候要读它通的那个字的音。以后我们大家在学习中再遇到通假字也可以这样标记。

下面请同学们捧书端坐,齐读课文,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句子的停顿,读出节奏。(幻灯片出示句读)

三、探讨研究,解释课文

1、预习课文时,我要求同学们结合注释自己翻译课文,并圈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下面,请各位师友相互交流一下,看看有些地方能不能自己解决,(二分钟后)师友合作还没有解决的可以小组内讨论一下,看看能不能进一步解决(三分钟)。

好,刚才看同学们交流的非常认真,哪个小组来说一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班上解决,教师引导,实在有偏差的教师直接点出)

2、这里老师也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邑人奇之”一句中“奇”字应该怎样解释?(幻灯片出示“奇”等)

文言文中的用语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有些字的词性一变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意思,比如“奇”这个字本来是形容词,在文言文中却被用作动词,意思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要结合语境把句子翻译通顺。像这样的字在这篇课文里还有一些,请大家看屏幕,结合语境解释一下加方括号的词。

请同学们用方括号标注这些词语,以后再遇到这样的词也可以这样标记。

初中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初中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设计 (二)

预习课目标:1.学习并掌握常见文言词的意思。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3.认识后天的重要性。 重难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方 法:小组合作、一帮一、独立完成 提 纲: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

仲永/生五年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传/一乡秀才/观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余闻之也/久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4、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5、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赡养。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同县的人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9、“且为众人”且:尚且。10、“固众人”固:本来。

6、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7、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展 示 课

一、预习反馈;了解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或提问了解预习情况

二、明确目标:1、翻译内容;2、理解课文内容,深入解读写作手法及作者的思想观点。

三、分组合作:

(一)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观点。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