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冬梦学习网学生作文初中作文内容页

2023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初三年级优秀范文800字

2023-03-29 16:53:10初中作文访问手机版

2023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初三年级优秀范文 篇一

莫高窟记录了自十六国,北朝,隋唐等至清朝,近代的兴衰。它记录这王朝的繁盛,记录着文化的交融,记录着清末近代的屈辱。莫高窟像一个阅历深厚的老者,为我们慢慢讲述着这历史长河,这荣辱兴衰。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的兴衰与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息息相关,作为中外交流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莫高窟大量的壁画中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

藏经洞的内壁绘菩提树、比丘尼等图像,中有一座禅床式低坛,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似未完工。从洞中出土的文书来看,最晚的写于北宋年间,且不见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断藏经洞是公元11世纪时,莫高窟的僧人们为躲避西夏军队,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的。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后日本,俄国,美国都曾盗窃了藏经洞中的珍贵文物。

藏经洞的发现是因王道士,损毁也因他。藏经洞内文物的遗失,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可忘怀的。这屈辱的教训更加让我们自强自立。

飞天壁画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云而不依靠云,主要凭借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飞天壁画虽然人物不带翅膀但从其飘忽的衣袖,人物轻盈的姿态,婀娜的动作即可感觉到其飞翔之感。这也与中国传统的绘画特点形似相符合。

敦煌飞天舞就是根据其壁画上女子的人物形象,动态,衍生出来的一种飘逸自然的舞蹈。有机会推荐大家去看一看。

敦煌石窟开凿在砾岩上,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17窟唐代河西都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肖,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中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莫高窟中沉淀这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藏着无数人的心血结晶。“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将青春热血洒在了护卫敦煌莫高窟的事业上。而今的我们也应感悟莫高窟的精神,守护中华文化之瑰宝。

2023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初三年级优秀范文 篇二

窦兰英是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寺镇隆畅社区居民。6年前,窦兰英的大女儿患病离世后,留下12万元看病欠款。年过花甲的她毅然决定替女还债。她用田字格本做了个小账本,把12万元账目全都罗列出来,记在本上、装在心里。为了还债,60多岁的老人当保姆、钟点工,捡废品卖破烂,省吃俭用把每一分钱都攒下来。6年时间里,在老人的努力和社会各界帮助下积极还债。截至目前,12万元债务已全部还完。窦兰英老人视诚信如生命,被街坊四邻亲切地称作“信义奶奶”。今年9月,她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她从小在上海长大,1963年北大毕业后,把大半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大漠上的敦煌石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为了敦煌,樊锦诗和丈夫两地分居长达19年,两个儿子出生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但她却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2023年国庆前夕,樊锦诗获颁国家荣誉称号勋章。

2023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初三年级优秀范文 篇三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最西端,气候干燥,黄沙漫天,冬冷夏热。樊锦诗一天只吃两顿,喝的是盐碱水,住土房、睡土炕、用土桌。“每天这里拍拍,那里拍拍,都是土”,她拍拍左右胳膊,比划着当时的情景。

白天去洞窟,必须要爬蜈蚣梯。

什么是蜈蚣梯?就是一根棍子上分出不同的短叉,通过攀爬这些短叉上下的“梯子”。“我从没见过这样的‘梯子’,还那么高”,81岁的樊锦诗一边比划一边往脚下看,宛如当年站在梯子上那个心惊胆战的小姑娘。

因为害怕,樊锦诗每天都会在身上揣几个干馒头,尽量不喝水,少去厕所,以免攀上爬下。

现实生活如此艰苦,而洞窟里却宛若仙界。“完全是两个世界,陶醉、震惊、震撼,反正怎么形容都可以,简单说就是太美了!太好看了!内容太丰富了!”

当时,一些老画师在洞里临摹壁画,洞里没电,他们想出个土办法。早晨太阳从东边出来,洞窟坐西朝东,他们就拿一面镜子对着太阳,再拿一张白纸,靠反光来照明,就这么在洞里临摹,居然临出了许多艺术精品。

还有敦煌研究所带头人常书鸿、段文杰,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物专家,却脚蹬布鞋,穿着打扮与当地农民无异。经过他们将近20年的整理,在几乎没什么经费的情况下,莫高窟初步有了个样子,看起来不那么破败了,樊锦诗心里很佩服他们。

从此,这位江南姑娘尽心尽力做起敦煌文化的供养者。

2023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初三年级优秀范文 篇四

学习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一 “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作为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领军人物之一,樊锦诗获得过很多荣誉。1963年,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历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为敦煌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奋斗了56个春秋,至今仍在继续做着贡献。樊锦诗为敦煌莫高窟保护作出重要贡献,是文化领域、文物战线的杰出代表。

在宣讲中樊锦诗介绍了敦煌文化灿烂辉煌的成就,强调了敦煌保护的重要意义,她从“守一不移”“担当使命”“探索进取”“留住根脉,我们永远在路上”四个方面讲述她与敦煌之间的“情缘”以及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的研究、保护、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就。她带领团队致力于莫高窟的科学保护,敦煌学的深化研究,在全国文博系统率先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制定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办法、建设数字敦煌档案。通过多方面努力创新性解决了莫高窟旅游开发与永久保护之间的矛盾,积极利用现代技术真正做到了让莫高窟走出去、火起来。樊锦诗强调人才队伍培养的重要性,敦煌研究院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几代莫高人的付出。樊锦诗表示,敦煌研究院成立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一代又一代莫高人传承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在研究、保护、传承、弘扬敦煌文化艺术等方面取得了成绩。“新时代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不忘过去、把握现在、面向未来,莫高窟的保护乃至全国文物的保护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探索创新,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王吉德指出,“莫高精神”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是国家强盛、社会进步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文博工作者的共同精神财富,是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和强劲持久的精神动力。要大力践行“莫高精神”,深入开展向樊锦诗同志学习的活动,学习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扎根一线、爱岗敬业、择一事终一生的家国情怀,求真务实、敢于作为、使命在肩的担当勇气,改革奋进、矢志不移、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将“莫高精神”融入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践,争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

2023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初三年级优秀范文 篇五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具有近4000年的文明历史,它的历史地位打一个不确切的比方,敦煌是一个神秘而充满诱惑的梦幻世界,又是一本难懂而又值得一读的 历史文献。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舍弃优越生活工作环境来到敦煌研究院工作,40多年来,樊锦诗以敦煌作故乡,不顾环境艰苦,始终保持一种对事业的崇尚和执着。带领科研人员致力于石窟考古研究,科学保护管理和敦煌文化弘扬。在敦煌文化研究院保护敦煌文化发展普及敦煌文化传播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樊锦诗承载着敦煌人生日祝福民族的荣耀是全市人民学习楷模,号召人民群众学习她艰苦创业,崇尚学术,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学习她敢于担当,全心投入,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意识。学习她淡薄名利,朴素做人,专心做事的优秀品格。学习她舍小家顾大家,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在敦煌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做好一件事不容易,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更难,她却不青春无怨无悔的交给了大漠戈壁,一坚守就40年,甘愿做敦煌的女儿。

敦煌给我们的惊喜不仅仅是在白天晚上更是美丽;用火树银花比喻丝毫不夸张,街道两旁的树上或者挂着彩色小灯或者高悬古代宫灯,流光韵影,异彩纷呈,驻足观看,让人流连忘返的同时竟然怀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千年之前。

我们在这片大漠戈壁中生活,更应该懂得,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有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 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

2023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初三年级优秀范文8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