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五年级学生数学?每个人的学习生涯都少不了数学这门功课,但大多数学生并不喜欢数学成为我们老师的共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怎么教五年级学生数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怎么教五年级学生数学
趣味教学要求重视“高效率”
趣味教学并不意味着和学生随便“嬉戏打闹”,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一节课。趣味课堂最终还是需要靠高效和高质来做保证的,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更多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因此趣味教学必须要重视“高效率”,将趣味课堂的内容设置清晰,每一个活动都必须有清晰的教学目标,既让学生们得到娱乐,又使之能够高效地掌握知识。对于趣味教学,很多人认为就是让学生放松身心,其实不然,它是另一种和境界,是寓教于乐。
例如,在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时候,如果老师只是从课本的角度去讲课,或是为了通过提几个“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多大或是最小的岛屿有几平方米的话,要么不能够吸引学生,要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老师不妨从现实的应用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去一片空地进行测量,通过量其长、宽,得出具体的面积,这样学生也能够有一个宏观的具体概念。而且通过对不同面积的测量,学生既练习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又从这些操作中学习到知识。
趣味教学要求重视“情景性”
趣味教学重要的一点即生活情景性,也就是运用生活中熟悉的情景,将教学内容直观化,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辅助教师教学。
采用趣味教学法时应该重视“情景性”,这不仅仅是对问题解决方式的一个要求,也是对这个本身的要求。因为趣味教学法不单单局限于对新知识的引导学习,还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完全可以融合生活化的情景导入法进行教学。利用趣味性的情景导入教学内容:吃月饼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李爷爷家有个大月饼,我们看一看李爷爷是怎样为三个孙子分月饼的。爷爷为最大的孙子分1/3,老二分到2/6,而最小的孙子分到3/9,大家说这个分法公平吗?学生们纷纷进入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深入理解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教学既能够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反应能力,又在游戏的过程中用紧张激活了学生的记忆能力。降低了数学学习的枯燥感,让学生在面对数学知识时能够保持持久的新鲜感和动力。
2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通过实践操作,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若单凭教师讲,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就容易感到疲劳、厌倦,效果也差;而通过多种感官,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等等,学生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区分面积和周长,可以要学生先剪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面积和周长各指的是什么。为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先让学生用纸剪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用它量一量长方形、正方形图形的面积有多大,量一量数学书的书面有多大。由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所以,学习兴趣很浓,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理解得深刻,记忆得牢固。
进行尝试练习,满足好奇心
小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是很强的。教师应根据的这一特点,采取尝试性练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其求知欲望。例如在讲第九册《分数化成小数》时,先让学生用除法把4/3、7/25、1/3、7/22化成小数,然后教师指出问题:什么样的最简分数能够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最简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们能不能进行除法计算,从中找出规律来呢?由于学生通过练习,急于寻找规律,学习积极性就高涨,兴趣就大增。教师可就势引导学生观察分数化成小数的几道算式,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
巧妙设问,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是极具艺术性的劳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姿态和手势、巧妙地设计各种启发式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意自己的数学语言,无论在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时,还是在进行新课或是巩固新知时,都应注意巧妙地设计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求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计算,或师生进行计算比赛,从而提出“老师为什么一下子能算出结果?”或提出“这样连加多麻烦啊,还有没有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简便?”当学生认识到用乘法计算简便后,教师又提出:2×3读作什么?它表示什么?乘号前面的数是什么数,乘号后面的数是什么数?结果叫什么?通过层层设问,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 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3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
一、关爱学生,萌发兴趣
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对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差生,要及时帮助差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使他们产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才能产生学习兴趣。其次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小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尝试,产生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经常采用操作法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如:在教学《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先让全体学生拿出自己学具盒里的小圆片,第一行摆红色小圆片5个,第二行摆黄色小圆片7个,他们会很高兴地拿出摆好,再让学生把红圆片与黄圆片一一对齐,这时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会说:红色小圆片比黄色小圆片少2个,或者说黄色小圆片比红色小圆片多2个,最后列出算式:7-5=2,这既表示第一种意思,又表示第二种意思。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类应用题,同时还培养了观察能力、说话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解决问题,增进兴趣
数学知识的生命在于应用,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激励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生在身边的实际问题。如学了元、角、分的知识,就让学生给家里买生活用品、买菜等,让他们思考怎样找钱;学了利息知识,就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零花钱亲自存入银行,让他们亲身体验利息、利率、本金等知识的实际计算。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极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
4如何让五年级的学生爱上数学
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数学。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在蜜罐子里长大的,他们要么粗心大意要么不思进取,只知道吃好穿好完好就行,不知道父母的辛劳,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更不懂得自己坐在教室里学习有多么的幸福,总是认为是大人逼是他们读书的,甚至埋怨:为什么一家人吃饭,偏偏只有我一个人去读书?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我看到班里的学生不认真听课,不好好完成作业,数学成绩不好时,我就会有针对性地跟这样的学生的家长沟通,要求他们找合适的时间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农村体味生活,或者带他们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看看父母是怎样辛苦赚钱养家的,让孩子深切地感悟到生活的不容易,想到自己坐在教室学习是多么的幸福。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忆苦思甜”,才会珍惜学习的机会,成绩才会好起来。
如我们班的一个学生,四年级以前的数学成绩都不怎么好,但他觉得无所谓,也没有意识到成绩不好的坏处。上了五年级,我注意到了他这种情况,在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后,我找他谈话,希望能够帮助他提高数学成绩。我问他将来的理想是什么?他说要像自己的爸爸一样当老板,赚大钱(他爸爸在麻章搞花卉园艺),我说这是个好理想,但你要怎么才能实现这个理想呢?他却答不出来了。抓住这个时机,我给他讲了大数学家华罗庚成才的故事,之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跟他讲了要发展他父亲的事业,必须学好数学的道理,要真正做个园艺家,要把事业做大做强不是文盲能办得到的。之后我又带他到郊区的农村去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劳动、怎样规划生活的。他还没走完一半行程,就深有感触地对我说:“老师,我错了,要干大事业不懂数学还真的不行,以后我会好好地学习数学的。”从此,他很认真地学习数学,一有不懂的问题就积极地问,特别是在课堂上能大胆质疑了。一段时间后,单元测试一次比一次好,有时还考满分呢。他真的爱上了数学。
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原来这么有趣。
五年级的学生竞争意识在增强,他们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不甘落后。如果说四年级以前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而学习的,那么,五年级的学生则是为了不甘落后于同学而积极学习的。动力不一样,比照对象也变成了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那么就会形成竞争力,同学彼此之间积极竞争是好事。老师要抓住这种势头正确引导成为良性竞争,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这个班的成绩肯定会提高。
如我教“分数的加减法”时,感觉学生热情不高,于是我故意先请一位男学生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后,我随机“点火”:男同学果真聪明啊!女同学呢?甘于落后吗?我刚一说完,女同学就大喊起来:“不,才不呢!”我说:“不的话就积极回答问题,看看是男同学厉害还是女同学厉害!”接下来我接连出了好几个问题,男女学生我来你往,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数学课简直成了课,表演课。这节课我上得相当顺畅,课堂气氛特别活跃,这也就形成了有趣的良好的竞争。当然,要适当控制竞争的度,如果竞争过于激烈,就容易形成恶性竞争,这样不利于班里的团结。这种趣味浓烈的数学课还有学生不喜欢上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