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冬梦学习网学生作文题材作文内容页

高中八百字说明文

2023-09-05 15:15:02题材作文访问手机版

高中八百字说明文 篇一

春节一到,家家户户都喜欢贴春联与倒“福”,给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息。今天,我了解到了春节贴春联与倒“福”的由来,增长了不少知识。

对联还有一个俗名叫门对子,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替换旧挑符。王安石“千门万户除旧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春联始于五代。公元964年,后蜀主孟昶先是叫学士辛寅逊在桃板上题词,又嫌他写得不工稳,便自己动手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从此,题桃符便演变成写春联了。后来,由于纸张大量生产,人们逐渐用纸代替桃木板。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传统春联总是写在红纸上,寓意红火平安,现在的春联已演变成烫金字体,外圈装饰精美,绘有各种图案。一般的春联分为上联、下联与横批,上联与下联尾字一般带有谐音,读起来朗朗上口。常见的春联有: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万象更新;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等等。

春节除了贴春联,还要在门上贴“福”字,贴“福”可是有讲究的,一般贴“福”字要倒贴,读起来就是“福倒”,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现在人们还保留着贴春联和贴倒“福”的传统文化,但是却在不断地演变当中。改变的是文化,不变的是传承。

高中八百字说明文 篇二

最近我听闻中秋节又被叫做“仲秋节”,怀着好奇我查阅了一些关于为何叫仲秋的资料。原来伯仲叔季是古人用来排顺序的,伯是最大的季最小。仲恰好在中间所以便有了仲秋一说。

在我国仲秋赏月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人将圆圆的月亮作为团圆的象征,因而也有人将中秋节称为团圆节。月的圆与缺直接影响着文人墨客的创作心情。中秋节那圆圆的圆月勾起着多少客居异乡的游子的思绪。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国内各地都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另外,在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中秋习俗,特别有趣好玩的哦,可惜现在我们很少见到这些过节的方法了。比如,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高中八百字说明文 篇三

我的家乡桐乡位于杭嘉湖平原,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桐乡的特产很多,有清香袭人的杭白菊、香甜可口的醉李和温暖柔软的羊毛衫等。而我家则位于桐乡市南面的高桥镇,这里盛产榨菜。

每年的国庆前后,是播种榨菜的好时机。每当这个时候,农民们便开始在自家的地里除草,翻土,播榨菜籽。播到了地里的榨菜籽要经常为它浇水、施肥,这样经过精心培育长出来的榨菜苗才能健康,茁壮。大概过了一个星期,榨菜就会破土而出,开始了它的生命之旅。地里的榨菜苗长到大约10多厘米的高度时,就必须再把这些榨菜苗移植到更加宽阔的地里,给它搬一个新家。

渐渐地,榨菜苗在新的家里慢慢地长大了,但它们必须经历暴风雪的洗礼、严冬的考验。当又一个春天来临的时候,榨菜地里就会露出了一棵棵强壮的榨菜,菜叶特别的绿,小菜瘤也长出来了,躲藏在油光发亮的菜叶下,一个个露着害羞的小脑袋,可爱极了。到了清明节,榨菜越长越大,菜叶更绿,更大了,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菜叶下躲着的小菜瘤也长大了,一个个奇形怪状,不知道像什么,大的比爸爸的拳头还大,小的只有鸡蛋大。

这时,农民们便开始收榨菜了。他们先用镰刀把榨菜连根带叶一块儿割下,再用刀子把榨菜叶切掉,留下榨菜的瘤,装在袋子里,一袋一袋地用拉车运回家。每当到这个时候,农民们都非常开心,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收完榨菜,便要开始腌制了,腌制的步骤很多,也很复杂。但这也是榨菜这么可口的原因。首先在水泥池中放进一层薄薄的榨菜,按100斤鲜榨菜放4斤盐的比例往上撒一些盐。再往池中倒入一些榨菜,放上一层盐,这样盐和榨菜交替放,一直到池满为止。最后再撒一些盐,铺上一层塑料薄膜,上面用大石头压着。大约过了3天就可以翻池了,把榨菜从水泥池里用畚箕装出,把剩下的脏水舀掉,再按100斤咸榨菜放9斤盐的比例重新腌制这些榨菜,最后用薄膜封起来,上面再放石块,腌制过程基本就完成了。一个月之后,榨菜腌好了,就可以卖给工厂加工成成品。

工厂把收起来的榨菜进行深加工,用机器切成条或块,放入调料,做成小包装。因为榨菜的营养丰富,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据科学化验,每500克榨菜里,含有锌、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光是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就含有17种之多。很多营养成分都是人体所必需的。低盐保健型榨菜,还有保肝减肥的作用。榨菜能开胃健脾、补气添精、增食助神。饮酒不适或过量时,吃一点儿榨菜,可以缓解酒醉造成的头晕、胸闷、烦躁。榨菜有“天然晕海宁”之说,晕车晕船者拈一片榨菜在嘴里慢慢咀嚼,可缓解烦闷情绪。榨菜又称“天然味精”,富含产牛鲜味的化学成分,经腌制发酵后,其味更浓。

高中八百字说明文 篇四

认真,是一种态度,一种细致入微的态度。但是,是不是所有的认真都值得鼓励呢?答案是不是。有时候,认真如同望远镜,让我们看的深刻;但有时候,认真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让我们自焚。所以,认真不认真要分情况,有时候要认真,有的时候要不认真。这才是拨乱反正之法。

认真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它用在对的地方,会起正面的作用;当它用在错的地方,会起负面的作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否则就会有失偏颇。

学习要认真。

从我们刚接触学校开始,老师们就教育我们要认真学习,表扬认真学习的同学,惩罚不认真学习的同学,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如果不认真学习,心不在焉,就会没有效率,认真的同学越学越起劲,语文课堂上,他们嘲笑阿Q的精神胜利法;数学课堂上,他们遨游于勾股定理的海洋;英语课堂上,他们学习外国的风土人情;物理课堂上,他们知道苹果掉落的奥秘;化学课堂上,他们领略激烈的化学反应;生物课堂上,他们醉心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政治课堂上,他们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课堂上,他们叹服折戟沉沙的战场;地理课堂上,他们知晓指南针的学问。不认真学习的同学只会一蹶不振,拉开差距。所以,学习要认真,一丝不苟。

做事要认真。

做事要注意细节。一个人,如果不认真的话,很难注意细节,只会毛手毛脚,浅尝辄止。公安机关侦查犯罪嫌疑人要认真,不可放过一点蛛丝马迹,认真,让公安机关更加专注;认真,让公安机关更快破案;认真,让公安机关一马平川。做一位台球球童做事要认真,认真观察哪位桌子的人散了,要引导他们结账;认真观察地上是否有纸屑,如果有要及时清理。做一位网管做事要认真,及时听取顾客的需要,及时充钱,及时办理通宵。

学生犯错误,多鼓励,不要认真。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鼓励,得到表扬,如果他们一犯错误就恶语相向,那样会严重打击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有智慧的老师知道多鼓励,对他们的错误不要太认真,积极地引导学生,让他们拥有自信,勇敢热烈地拥抱新生活。

对别人无心的过失,不要认真。

如果你正喝一杯牛奶,突然,有一个身影闪过,他撞飞了你手中的牛奶,他告知是快要迟到了,你会怎样处理呢?理智的做法是原谅别人,不要认真,每个人都会犯无心的过失,既然是无心的,我们就不要让别人下不了台。不要认真,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

认真与不认真,需要分情况。

有的时候需要认真,此时雷厉风行,充满魄力,不留一丝破绽;有的时候需要不认真,难得糊涂,得饶人处且饶人,淡雅地走过。

认真与不认真,你明白了吗?

高中八百字说明文 篇五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