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博物馆个人观后感作文 篇1
今天天气很好,艳阳高照,我和妈妈一同去参观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长江路与池阳路交汇处的池州府儒学,由牌坊、文昌阁、泮池状元桥、城隍庙、大成殿等建筑构成,占地1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有6500平方米,分序厅、历史文物、儒学文化、佛教文化、非遗文化和古碑亭廊六大板块陈列展示区。
来到博物馆,三座高大雄伟的牌坊首先映入眼帘。迈进大门,右侧是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文昌阁,迎面是拱形的状元桥,走上状元桥我浮想联翩,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也能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我们购票进入了大成门,只看见儒学创始人孔夫子的石像矗立在大成殿外。大成殿是一座巍然而立的重檐建筑,它斗拱交错、绿瓦盖顶,殿周围有25根朱红色的立柱。走进大殿,正中有一个大约高1.5米的祭台,祭台正上方供奉着5位儒学代表的彩绘圣像,孔子居中,颜子、曾子、孟子、子思在其两侧,在这些圣像的上方还悬挂着由清康熙、乾隆、光绪三代帝王的题匾。大殿两侧收录着上自隋唐,下至晚清近一千多年来池州境内拔萃士子人物的画像,这些士子在历代王朝中或出将入相,或为文坛巨子、儒学大师,或为杰出诗人、科学名家、书画名流,他们为池州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大成殿出来,我们又依次参观了历史文物战区和非物质文化战区,它们都让我受益匪浅。其中令我感受深刻的是历史文物展区,这个展区有史前文明、青铜文化、陶瓷文化及钱币文化四个展馆组成。从这些展馆里出头的文物可以看出,我国早在十几万年前,就有先民们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从事渔业、狩猎和农耕生活,他们刀耕火种、繁衍生息!
参观归来,我感慨万千。池州,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我要为它明日的繁荣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游博物馆个人观后感作文 篇2
第二天早上,天气很好,天空是那么的蓝,金色的阳光洒在树丛里,漏下斑斑点点的日影。
我们去了西安的碑林博物馆,那边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碑首。它雕刻得十分精致,顶部是两条龙缠绕在一起,直到碑首底部。旁边有一些精美的花纹,刻字的上方还有一尊栩栩如生的佛像,摸上去十分光滑。古代的雕刻家一定是费尽了心血,才雕刻出这么精致的碑首的。
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拓印技术。这种技术十分独特,先把要拓印的石碑均匀地铺上一层墨,然后再轻轻地把纸铺到石碑上,再用粉扑轻轻拍打,使墨均匀地铺在纸上,最后将纸从石碑上轻轻揭下,一张拓印作品就完成了。别看说起来这么简单,其实做起来是很难的。墨须铺得很均匀,铺纸的时候必须没有一点折皱,粉扑必须把每一个地方都给拍到……拓印工人们的一丝不苟,也让我明白了做事情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下午,我们去了西安的历史博物馆,西安是一座文化古都,它的文化底蕴也一定十分深厚。有13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因此具有丰富的历史文物,我们按照王朝建立的先后分别游览了周、秦、汉、隋、唐等封建王朝。其中最让我映像深刻的是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镶金兽首玛瑙杯。它像一只牛角,前面是一个羊首,羊的双角为杯柄,看上去栩栩如生,玛瑙杯在灯光照射下散发着金子般的光泽。听导游介绍说,虽然镶金兽首玛瑙杯听起来貌似是由玛瑙和金子做成的,但事实上并不知道它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因此,它是独一无二的一件珍品,也是西安历史博物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
西安的博物馆叙述了西安那悠久的文化历史,也成为了西安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游博物馆个人观后感作文 篇3
话说“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西安”,历史上曾有十三个朝代在西安建都,给这座古城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迹。去年暑假,我来到赫赫有名的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
远望陕西历史博物馆,便是一派大气、雄伟的仿唐代建筑,好像一座盛唐时期的宫殿。馆内共有一百七十多万件宝物。其中的基本馆是按年代顺序排列的,史前人类部分展出了距今115万年的陕西蓝田人、大荔人的头骨碎片以及他们使用的石器,陕西不愧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而夏商周时期,多以形状各异、种类繁多的青铜器为主,有生活用具、礼器、兵器……开启了人类制造工具的先河。之后,是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代部分,其中的国宝厅有一尊与众不同的绿面跪射俑,神奇之处在于他的脸是淡绿色的,也是秦兵马俑出土的唯一的一个,虽然面部已经斑驳,但英姿犹在。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才知道每一尊兵马俑原来都是被彩绘过的,封存在地下两千多年,只是在出土的一瞬间,接触空气就迅速氧化、褪色,变成了如今的土灰色。此外,这里还展出了许多兵器,有长短不一的刀、剑、矛,还有各种弓、弩、箭,可见当时秦朝军事的强大。
而后参观的汉、唐部分,则更是整个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精华所在,这里展出了大量精妙绝伦的金银器和唐三彩,令人叹为观止,体现出古人无穷的智慧与精湛的工艺。其中一个“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机关重重,无论怎样转动,里面的香料都不会洒落,而且做工十分考究,有繁复精美的镂空花纹,据说深得杨贵妃的喜爱,更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整个博物馆的大大小小的宝物令我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是当之无愧的“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游博物馆个人观后感作文 篇4
今天,我们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早耳闻藏物的珍贵和多样,我很期待今天的活动。
随着大巴的前进,博物馆雾灰色的顶部在一排松柏的缝隙间不时地显露,一会儿就到了大门口。黑底金字的长匾,白色的柱子,博物馆的壮观尽在眼前。
走进博物馆,我首先关注到的是大厅内的墙纸。鲜红的底色,有墨黑色的塔城绵延在之间,长着细长腿的仙鹤悠悠飞过,别具特色。整个厅内都显出历史的气韵。
我们跟随讲解人员前往第一展厅,开始参观。秦朝的箭矢让人惊叹,根据介绍,这些箭的剪头都做成规整的等腰三角形,更不可思议的是,磨制的痕迹是平行的,说明这箭可能是用类似砂轮的工具打磨出的。我佩服不已,早在那时竟然就有了如此巧妙的制造手艺!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
接着看见的是唐朝著名的工艺品——唐三彩,其名为“三彩载乐骆驼俑”。在偌大的方形玻璃罩中,一只昂首挺胸的棕毛骆驼迈着优雅的脚步,在骆驼身上有吹笛子的,弹胡琴的,吹风管的……还有一个站着歌唱的女人。他们神情欢愉,演绎着美妙的异域歌舞,迷人的音乐仿佛穿越千年历史传入我的耳朵。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身下铺着的毯子,拥有着绿色、黄色、蓝色等鲜艳的色彩,色泽光亮,变化无穷。
通过这精美的工艺品,大唐博大开放、文化融合的时代特点可以最直观地被我们所感受。我回忆起从前学过的唐朝文化,温习着过去的历史知识。畅游在这文明和知识的璀璨星空中,我彻底陶醉了……
在这次参观中,我更深地体会到古代人民的智慧浩渺。
漫步在历史的殿堂,从前的古老记忆仿佛浮现在眼前,那面含微笑的胡人好像牵着汗血马,慢慢地朝盛世走来。
游博物馆个人观后感作文 篇5
那个初次拜访博物馆的午后,一如每个夏日的炎热、浮躁,烦闷在空气中飘散,我紧锁双眉,亘古的文物对我根本毫无吸引,我只执拗地认为,那是一堆废铜废铁罢了,而对于别的什么,只是暗暗地还抱着份念想,心中却仍是无趣。
车停在广场上,清风拂过,完全没有趋炎避暑的功效,汗珠直冒,母亲在一旁却按捺不住喜悦,兴奋地直说着什么,我也无心听,眼神中露出鄙夷。倏尔,只是散漫地抬头,“温州博物馆”的几个字却沉沉地撞入我的视角,不由地怦然心动:粗旷洒脱的笔画,在牌额上一展行云流水的姿态,窄小的木板也无法禁锢它将要延展的风韵。我从没看过如此潇洒恢弘的字体,只觉这几个字是世上最好的。母亲在一旁催促:“愣着做什么,要走啦!”我应声,眼球却被紧紧捉住,无法挪移,一心牵挂着牌额上的题字,无心观赏那些文物了。那次博物馆之旅,收获也仅是那题字,不经意间在心头印刻的烙印。后来听说,那是今人集苏轼的字而成的。
也许因为那次的经历,父母竟让我去习字,我自是一阵欢喜,盼望着何时我也能写出那样的字来。如今,每每坐在案前,总不由地会想起那题字来,就像是一种鞭挞,让我埋头在那宣纸绫罗之中探求奥秘:横竖之间,勾勒出一幅奇妙的.画卷,是会稽兰亭王羲之醉酒之后挥洒的豪情,是盛唐气象颜真卿丧侄之后的顿挫郁屈,是北宋黄州苏轼寒食时节的朴厚俊逸。撇捺之间,描绘出一卷酣畅的巨作,是晋二王的推陈出新、流美逸气,是唐四杰的纯粹安详、法度严谨,是宋四家的形神意散、跌宕多姿。在那方寸的天地之间,却深感时光静置,岁月倒转,与古人对话,触摸远古的历史,心中顿生满足与充实。
而我一直明白,是多年前,题字书法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使我在沉郁时,被书法恢弘气度所感化,使我在忧虑时,被书法安详风韵所感染,使我在孤独时,被书法豪放的气度所激励。如今,每每提笔,总在那沉默、静寂,忆起那题字,缓缓的风韵迤俪而来,在胸臆间鼓荡着典雅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