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1
《流浪地球》这本书是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还被拍成了电影,并在去年上映了,在全国引起了巨大轰动。
这本书讲的是人类为生存而奋斗的故事:由于太阳急速衰老逐渐变成红巨星,地球为避免毁灭而被迫流浪。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让地球停止转动就用了几百年。为了帮助地球脱离太阳系,人类又造了一万台发动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地球流浪到木星旁边时还差点被木星吞噬了,人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让地球到达流浪的目的地——比邻星。
在这本书里,有一个主角叫刘启,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爸爸就参加到“流浪地球”的行动计划中,他只能和他的爷爷、妹妹相依为命。最让我感动的是,为挽救地球,他的爸爸在和刘启进行了最后通话后,就驾驶着巨大的国际空间站撞向了木星,而木星反射回的巨大冲击波使地球脱离了木星引力。刘启的爸爸牺牲了,地球重获自由。
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感动。比如,新冠疫情期间,白衣天使们日夜奋战在一线,为了挽救病人,有一些医护人员也被感染了。当时,许多快递小哥都不敢给医院送饭,怕被感染。这时,有一群好心人站出来说:“不能让医生们饿着!”他们组织了一个团队,专门给医护人员送饭,直到疫情结束。
还有,在最近的洪灾中,我市峡源村的李章存爷爷就因为在洪水中救人而失去了生命,被评为“永康好人”。我的爸爸还帮他的儿子给村里写了一封感谢信呢!
在《流浪地球》中,人类用了2500年的时间,成功到达目的地,刚好是一百代人。太阳死了,人类还活着。这个奇迹的创造离不开刘启爸爸这些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人们抗击洪灾和疫情并取得胜利,也正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这种舍小为大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看《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2
大年初三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去银河电影城观看了正在热播的影片——《流浪地球》。
这部电影是根据刘慈欣的《流浪地球》改编而成的,虽然不及原著的内容丰满,但是还是精彩的,尤其是其中的中国元素,特别打动人心。它主要讲了太阳即将爆发氦闪,为了躲避灾难,人类耗尽所有资源,建造了无数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太阳系,飞向人马座比邻星,成为比邻星的卫星。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顺利,地球在经过木星轨道时,地球引力被木星捕获,就在地球即将突破木星的洛希极限时,为了将地球推离木星,人们想到利用地球发动机爆炸所产生的热量引爆木星,然后利用它的冲击波将地球推离木星的方法。可是还差5000公里才能到达木星,这时主人公刘启的爸爸刘培强不惜牺牲自己驾驶着空间站,用空间站里的500吨燃料引爆了木星,拯救了全人类的故事。在影片里,刘启成长的17年里都没有见过爸爸,所以他恨爸爸,觉得他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他也不配做自己的父亲。然而,直到爸爸驾驶空间站冲进等离子光柱时,他才忽然明白,原来爸爸并不是不爱自己,而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牺牲了自己的小家。
这让我想起了几天前的一件事情。那天,我从学校上课回来,是爸爸来接我的,他一眼就看到我身上的墙粉,原本晴朗的脸一下子就阴沉下来,问我这是怎么弄脏的?可还没等我开口,他的火气就冒上来了,当众训斥了我。那一刻,我无地自容,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回到家后,他也不理睬我。我想他肯定永远不会理我了。可是第二天,爸爸就给买了一双新鞋子,还亲切地招呼过试试看合不合适。然后又坐到我身边,心平气和地说了许多鼓励我的话。这时,我才知道爸爸并不是不爱我,只是他希望我能在各方面表现更加优秀。
爸爸的爱是深沉的,是难以察觉的。它可能藏在训斥中,也可能躲在某个你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注视着你。爸爸的爱,需要我们用心体会才能感受到。
看《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3
今年寒假,我大半时间都在老家。刚从老家回来的时候,爸爸笑着对我们说:“我们一起去看电影《流浪地球》吧!这一部是吴京演的,肯定特别好看。”我们高兴地连声说好。
《流浪地球》开始演了。只见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必需抓紧时间离开地球,去另外寻找生存的空间,于是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但这推进器需在两千五百年后才可以抵达新的家园。在此期间,人类建立了地下城,抽中签的人们才能住进去。联合国在太空成立了空间站,将此计划命名为“流浪地球”计划。两位主人公偷偷溜出去过年,可在途中遇到了一场灾难,许多城市的发动机停止运转了,在三十多个小时后地球将会撞上木星,导致地球自行瓦解。他们的车被临时征用为救援队,和CN7-11救援队展开了一系列的救援,当人们把全部发动机重启后,联合国和空间站宣布放弃人类,并播报:在七天之内,可和家人团圆,并进行最后的告别,空间站将会开始“火种”计划,即带着三亿精子卵寻找新的家园。所有的人类都准备回家团圆了,但是两位主人公和CN7-11队想到了一个拯救世界的方法,用“火柴”点燃木星,木星上的波动会将地球推理轨道,其中一位主人公韩朵朵向世界动员,叫靠近他们的救援队尽快赶来帮忙,这么多人的努力以及刘培强所在空间站的牺牲,地球被推离了木星,地球终于得救了。
看这部电影,我的心一直和主人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担心着主人公的担心,万一地球真的被毁了,那我们怎么办?当事情得以解决,地球得救了,我的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才觉得回到现实中来。虽然这部电影并不是真的,但是让我知道了要对未来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要爱护地球,做只有善没有恶的人类,就算是真的被放弃了,但是我们只要出一点点力,说不定就成功了,一定要坚持不懈。
看《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4
开学的前一天,我去看了最近火爆全球的影片《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讲述的是若干年后,地球环境恶化,人们只能迁到地下城生活。而随着太阳即将老化毁灭,地球也将面临灭顶之灾。人类制造出许多发动机,要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开启宇宙流浪之旅,寻找新的家园。而地球受木星吸引偏离航道,发动机出现了故障,宇航员刘培强一家与救援行动队成功拯救了地球的故事。
影片场面宏大,特效逼真,真情感人。在这部电影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刘培强。为了让地球脱离木星的引力,人们尝试用转向器发出的光芒引爆木星,没料到,光芒在就要碰到木星时突然停止了,在这危急时刻,是刘培强驾驶飞船冲入木星,并引爆了木星,让地球得以逃脱木星,而他自己却消失在木星的大风暴中了。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刘培强在地球面临与木星相撞的危急时刻,毅然站了出来,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拯救了人类。他这种有责任有担当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不过,我对影片的剧情也抱有很大的疑问,为什么人类不是放弃地球去探索新的适合居住的星球,而是带着地球流浪呢?看了许多对这个影片的介绍,我明白了这正是影片的独特和大放光彩之处。带着地球流浪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表现方式:乡土难离,故园难舍。在好莱坞大片里,人类可以逃离地球抛弃家园而活。但在这部影片里,我们选择守卫地球而生,流浪也要带上地球,带上自己的故土。因为这里有我们的家人,有我们的祖先,这里是我们的故乡。“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中国人,心最终还是要回归故乡的,对家园的.不离不弃,是深根于我们几千年文明历史。正是中国人这特有的对故土的眷恋,对家园的大爱,才衍生了希望和信念,才拯救了流浪的地球。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不禁感慨,随着人类的发展,大片的树林被砍伐,无数野生动物无家可归,许多珍惜物种在消失。人类制造的废弃物污染了环境。温室效应改变了地球的气候,一座座冰川倒下消失。如果若干年后,就像“流浪地球”中所看到的那样,地球即将毁灭,人类该何去何从?细思极恐,为了我们美丽的家园不毁灭,为了不让地球有朝一日真的去流浪,我们是不是该力所能及地做点什么呢?以行动来保护环境,在不损害环境承载能力,不损害后代的要求下,发展我们人类科技。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生命与绿色拥抱,让人类与生态共存,让我们的家园枝繁叶茂,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人类和动物和谐自由的生活。地球---永远不要流浪!
看《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5
“盼望着,盼望着……”这是朱自清的《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它给予我们一年四季。生活离不开水、食物……更离不开太阳,太阳给予我们温暖和光明。一旦失去太阳的光芒,地球就一片黑暗,但是太阳也有缺点,看了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使我震撼万分……
电影讲述了50亿年后,太阳将会结束生命。太阳会迅速膨胀、爆炸,地球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刘培强离开四岁的儿子——刘启,来到了“领航员”国际空间站工作了17年。使地球提前离开太阳系,这个计划需要一百代人共同完成,并且要大面积地建筑地下室,努力生产一百个国际空间站。
工作17年后,离岗回家的前一天,刘启与妹妹韩朵朵一起来到了零下84℃的地上。突如其来的地震让生活在地下室的人们遇难,地上的人们都在努力地逃生。刘启的姥爷——韩子昂与哥妹共三人一起加入救援队,为灾区运送火石,救助受灾人们。为了地球与木星不相撞,他们在一次次困难面前不低头、满怀信心,希望一次又一次地尝试,韩子昂和刘培强等亿万人民因为拯救地球牺牲了,但是他们知道:地球“活了”,幸存的人们在地下室又过起幸福的生活。
《流浪地球》里的韩子昂说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上海,我的家,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现在的环境也受到了污染,我们要制止破坏环境的现象。为了植物不再消失,动物不再灭绝,人类不再失去舒适的家。我们共同携手相助,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还有一句话值得我们反思:“那时候人们关心一种叫钱的东西,没有人关心太阳。”所以我们应该适当地关心科学,钱不会解决所有问题。有些事情用钱解决无济于事,所以要动脑、用智慧和双手解决。
《流浪地球》描绘了人们的坚持不懈、不在困难面前低头的高尚品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们流浪地球的场景,讲述了人生哲理。保护地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