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故事2023
地球资源卫星
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然而,进行实地勘探时往往受到一些条件或地理位置的限制,如冰雪覆盖的两极地区、人烟稀少的崇山峻岭、浓荫蔽日的原始森林或干旱荒芜的沙?卮??乇鹗窃滩刈盼奘?Σ氐暮棋?谙椋??玫孛娴闹苯涌辈庀匀晃薹ㄍ瓿伞6?杂谥钊缜?鹋┳魑锏睦啾稹⒊墒斐潭龋??鹕?质髂镜钠分帧⒊な疲?笆狈⑾植〕嫖:?凸鄄旆乐涡Ч??送饬私狻⒄莆蘸恿魉?坏谋浠??Q笈?鞯亩?蚝透∮紊?锏那ㄒ频龋?际窃诘乇砟岩允敌腥?婀鄄斓摹U庖幌盗械墓ぷ鞔?戳艘恢侄嘤猛救嗽煳佬恰??厍蜃试次佬堑姆⒄埂?br> 地球资源卫星是勘测和研究地球资源的人造卫星。它通过光学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和传感器获取的图像数据信息量大,具有专门的宽频带、高速率数据传输和数据存贮设备,每隔朋天向地面接收站送回一套全球的图像数据。地面接收站再根据已掌握的各类物质波谱的特性来进行对比、判断、编目、存贮等工作,从而掌握各类资源的特征、状况及分布情况。为保证在基本相同的光源照射下获取地面图像,地球资源卫星一般采用太阳同步轨道兼回归轨道,目的是让卫星在通过地球同一纬度时太阳的高度角大致相同,以及通过某一相同地点时能得到重复拍摄的效果。
地球资源卫星是20世纪60年代在气象卫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观测重点不同,大致可分为如下两类:
陆地资源卫星一美国于1972年7月23日发射了世界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陆地卫星”1号之后,又干 1975年和 1978年发射了“陆地卫星” 2号和 3号,这三颗卫星的星体基本沿用了“云雨”号气象卫星的设计。1982年发射的“陆地卫星”4号有所不同。采用的是一舱多用的公用舱设计。陆地卫星的图像给地质学带来了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其中许多信息,如大陆漂移等,除使用卫星遥感外,还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获得。
海洋资源卫星一第一颗海洋资源卫星“海洋卫星”1号是美国干1978年发射的,方式是以遥感获得海洋信息。
目前,地球资源卫星正以迅速、广泛、准确、全面的姿态为人类提供着快、新、可靠的信息资料,在许毒领域中,如农、林、海洋、地质、水文、探矿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深为人们所重视
第二篇:科学故事2023
空间里远镜
1990年4月24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起飞。进入规定的空间位置后,由地面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宇航员操纵一个长15米的机械手,把当今最复杂的空间望远镜送入离地面610公里的空中轨道。从此,作为一座宇宙天文台-世界上第一台大型空间望远镜将为人类的空间探测做出卓越贡献。
这台空间望远镜是用著名天文学家和宇宙膨胀论学说创始人哈勃的名字来命名的,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欧洲空间局共同研制,耗资15fL美元。按计划,它将在轨道上运行15年,并将定期地由宇航员对它进行检查与维修,每年的维修费用约2亿美元。
在美国的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专家们曾对这台望远镜的探测力进行检测,结论是它可探测到离地球约1401L光年或更远的空间物体,相当于在华盛顿能观察到 1.6万公里外悉尼城中的一只萤火虫。哈勃空间望远镜全长为13.4米,重约11吨,镜筒的直径是4.3米主镜直径2.4米,副镜直径31厘米;采用超抛光镜面,装有两架照相机、~对光学摄谱仪和高速光度计。两架相机利用各种彩色滤光片拍摄二维的太空图像,一架是宽视场行星相机,可获得1.1-2.7角分的宽视场图像;另一架暗目标相机用以获取4-22角秒窄现场内的高分辨率图像。两架相机功能互补,是确定行星、彗星、星团、尘埃与气体云、星系和星系易团等的结构、内部组成和在不同波长上亮度的主要工具。哈勃空间望远镜光学摄谱仪系统中的一台暗目标摄谱仪,对目标信息的空间分辨率高,工作范围宽,可从紫外波段延伸到近红外波段,但对很暗的天体的光谱分辨率有限;另一台戈达德高分辨率摄谱仪,有很高的光谱分辨率,但光谱范围窄,仅工作在紫外波段,可帮助人类深化和扩展对宇宙的演变历史和物理特性方面的认识,并可确定天体的化学组成、温度、密度、转动速度和飞向或离开地球的速度。高分辨率摄谱仪将会对新、老恒星的组成进行精细测定,这将有助于研究它们的演化过程和在星体中心发生的核聚变中所产生元素的释放。暗目标摄谱仪将用于探索某些星系中心区域发生的剧烈变化和它们与类星体的联系。它可看到宇宙最远处存在的发光天体,天文学家们将用摄谱仪研究彗星从外太阳系向着太阳运动时的结构和化学变化,由此鉴别彗星内核中的原生物质。哈勃空间望远镜上的高速光度计可用干精确测定天体的光度,分辨出在20秒内天体发生的亮度变化,还可对一些致密源,如双星系和黑洞等做出快速的光度测量,是目前“观察”黑洞的唯一途径。此外,哈勃空间望远镜还配备了3个精密指向传感器,以精确测定毕星团、昂星团、几个天琴RR变星和造父变星的视差,这将导致宇宙距离尺度的决定性的修正。实践证明,哈勃空间望远镜不负众望,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不断地为人们传送着来自宇宙的信息,特别是1994年对其进行成功后,更传来许多鲜明图象,如苏梅克一列维9号彗星与木星相撞;在M87中心附近捕捉到了激烈的喷射流,并且正在以550km/s的高速运转着;在大麦哲伦云超新星爆发后的残骸周围发现了三个美丽的光环;而且还观测到银河系中心有一些新诞生的星等等,这些图像给了科学家们许多重要的信息,同时也包括一些未解之迷,从图像的分析中人们或许找到了黑洞存在的有力证据,或许对天体的起源及起源地和宇宙年龄的计算有个准确的推断。总之,空间望远镜的出现,就象显微镜给人类带来对人体理解的革命一样,一定会把人类开拓空间、扩展现野、认识宇宙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峰。
第三篇:科学故事2023
中国人于公元1374年发明了水雷,水雷由熟铁精巧地制成。这水雷比拉巴德献伊丽莎白女王的欧洲最早的水雷制作计划早二个世纪。在1856年,中国人在广州河上抗击英军时也使用了水雷。另外,中国人于公元1103年,中国人发明了烟火,并且最先在庆典和祭祀的仪式上放烟火。公元1187年以前中国人发明了手榴弹(当时多为猎人使用)。中国人于公元1221年以前发明了照明弹。它是软壳,在空中爆炸,像火一样产生颜色。1293年中国人又发明了铁壳炸弹,用铁壳代替软壳以后,炸弹的杀伤力更强了。再者,中国人于公元1230年发明了炸药,在世界上最先利用火药制成炸弹,用于爆破砖石砌筑的防御工事和城墙。欧洲人则到公元1314年才开始使用炸药。
还有,中国人于公元1277年发明了地雷。当时“粪弹”的使用更是地雷而非炸弹。到14世纪中国有了地雷网,即连环雷。中国有一种地雷的触发装置似乎燃发枪的前身,这至少可以追溯到1360年。而欧洲第一支燃发枪直到1547年才出现。
第四篇:科学故事2023
气象卫星
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传统的气象观测采用直接测量法,即利用各种测量仪器直接测出大气的温湿、压、风等数据。而面对占地球表面80%的海洋极地和人烟稀少、难以建立气象站的地区,50年代出现了气象火箭、地球物理探测火箭,虽然使对大气的探测高度L升到几百公里的高空,但仍有局限性。人造卫星为气象探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它可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在地球大气层外的不同高度鸟瞰大地,对全球各处的大气温度、水气、云层变化、降水量、海洋温度等进行精确观测。
1960年 4月 1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泰勒斯”号气象实验卫星。该星重约 128公斤,用两台电视摄像机进行地面摄影并传递云层照片,使气象学家可追踪、预报和分析风暴。
气象卫星一般由气象观测专用系统和保障系统两部分组成。专用系统中主要设备是气象遥感器,卫星还载有数据贮存装置和数据传输设备。
气象卫星可按照卫星的轨道分为两类:一类是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又称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它每天对全球表面巡视两周,每12小时即可获取一次全球气象资料,中国1990年发射的“风云”l号气象卫星就属此类卫星2另一类是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简称静止气象卫星,它可对地球近五分之一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并实时将资料送回地面,中国1997年发射的“风云”2号气象卫星即是此类卫星。
随着气象卫星的发展,世界气象组织已经组织了“世界天气监测网”,还组成了“大气科学委员会”进行‘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的规划和组织工作。按照这个计划构成全球气象卫星网,参加的主要卫星系列有:“泰罗斯”号气象卫星系列?美国发射的实验气象卫星系列;“流星”号气象卫星系列-前苏联(现俄罗斯)业务气象卫星系列;“艾萨”号卫星?美国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业务应用卫星;“泰罗斯N/诺阿”卫星系列?美国第三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系列;“静止气象卫星”??日本的地球静止轨道气象业务卫星;‘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美国第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系列,此外还有“印度卫星”等。目前,气象卫星探测到大气层中许多气象要素分布和变化的资料,尤其是云图的资料,已广泛、直接地服务于国防和国民经济的建设之中。
第五篇:科学故事2023
测地卫星
以往,人们对大地的测量是通过实地勘测和航海测量完成的。但对于那些人类难以涉足的地带又该怎么办呢?第~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在飞机上安装了专用照相机进行航拍,一幅幅地面图像清晰可见,但因受高度限制,每一幅照片的拍摄面积只有900平方公里左右,若将整个地球用一幅幅照片拍摄下来,再进行连接、确认,其工作的繁杂性是可想而知的。人们在继续思考、努力。终于,人造卫星的诞生实现了人类多年的愿望。测地卫星可立足空间,使用遥感技术将半个地球L的任何山脉、河流的分布、云层、海流的动态以及春、夏、秋、冬的景色变化拍成一幅照片,供人类观察、研究。在人们的视线里,地球表面不再神秘了。
测地卫星是专门用于大地测量的人造卫星。根据测地的任务和方法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
几何学测地卫星??它把卫星作为地面各观测站的中间控制点,通过同步观测和空间三角测量,按照统一的全球测地数据进行跨洋的全球大地联测,建立高精度的全球大地控制点网;或把卫星作为定位基准,确定控制点位的精确坐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动力学测地卫星??它利用已知卫星轨道参数或卫星瞬时坐标,根据轨道摄动理论获得引力场参数,定出观测站点位的地心坐标。1962年10月对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安娜” IB号专用测地卫星,重约162公斤,卫星上右闪光灯、多普勒信标机和雷达应答机。之后又发射了。西可尔测地卫星。以及。激光地球动力学卫星”。日本曾利用美国的测地卫星,将原来地图上鸟岛的位置向东偏移 1500米,纠正了原位置的错误。从1966年2月一1975年,法国陆续发射了“调音”号、“皇冠”号、“佩奥利”号和激光测地卫星”,进行了欧、非两块大陆的联测。前苏联发射的测地卫星混编在“宇宙”号卫星系列中。
科学故事2023锦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