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冬梦学习网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内容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高清电子教材课本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高清电子教材课本 篇1

1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一、汉武帝: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都长安(西安)。汉武帝(刘彻)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二、稳固大一统的措施:p57

1、北击匈奴:

时间:公元前127年到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三次对匈奴的战争;统帅:卫青和霍去病

结果:汉军取得了胜利,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北部得以安宁,并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至中亚各地的通道。

2、河西设郡屯田:

汉武帝在河西设郡,兴筑边塞,修筑长城,开通河西走廊。

3、西南开发:

西南夷:今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居住着许多语言、风俗、习惯不同的少数民族,统称“西南夷”。如:夜郎、滇国。

4、东北拓展:

东胡:如东北地区的乌桓、鲜卑族。

2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在官渡大战。曹军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消灭刘备、孙权,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222年,孙权也称王,国号吴,史称孙吴或东吴,后定都建业。(229年,孙权正式称帝)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注意:曹操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而是东汉末年的。)

3隋唐科举制度

隋文帝时开始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加政权。隋朝创立的科举制为以后各朝相继沿用。

唐朝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科举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

历史作用:①科举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加政权,改善了用人制度。②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③唐朝时,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4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古代中日关系(1)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中日两国在隋唐时期交往密切。隋朝时,已有日本遣隋使来中国。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有十多次。同来的还有留学生、留学僧等。日本留学生里,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鉴真在唐玄宗时应日本僧人邀请,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他对日本建筑、医学等方面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设计创建的唐招提寺,日本人民视为艺术明珠。鉴真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古代中印关系(2)玄奘西行:唐朝时和天竺往来不绝。贞观年间,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5郑成功收复台湾

1、历史上的台湾:

①三国时: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②隋朝:隋炀帝派朱宽率船队到达流求

③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2、西方入侵:17世纪20年代荷兰、西班牙侵入台湾,1642年荷兰独占台湾

3、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3月郑成功攻打了台湾,1662年2月,郑成功以"大明招讨大将军"名义接受荷兰投降,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对台湾的统治。

4、1683年,清朝将军施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高清电子教材课本 篇2

1.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造成答题时间利用的混乱。如果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两份试卷。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2.先易后难。

答题时,容易的题目尽量少翻书,不能确信的,可以做个小记号,难题一定要经过思考之后再翻书,实在找不到答案的,要学会放弃,赶紧去做后面的题目,待答题完毕后再回来做它。这样可以确保两份试卷都能完成,不漏题。

3.答题规范。

由于阅卷时是按点给分?每点一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尽量做到“三化”,即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段落化”就是一个问题回答完毕后要另起一行,不能把所有问题的答案挤在一块,“序号化”就是回答每一个问题时要在答案前用大小写数字符号标出这一问题在该道试题中所处的顺序,“条理化”就是按整道试题所设问的先后顺序进行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