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冬梦学习网学生作文日记作文内容页

做汤圆的日记300字

2023-03-14 17:15:03日记作文访问手机版

做汤圆的日记 (一)

元宵节的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包汤圆。

我们先把手洗干净,再把手擦干,把盘子也洗干净,妈妈在盘子里抹上了一层猪油,这样把汤圆放在盘子里就不会粘住了。妈妈开始和面了,只见妈妈把汤圆粉倒进盆子里,放少许的水用筷子绞了几下,又加了点水,妈妈告诉我要注意每次放的水不要太多,如果水少了可以再加,多了就不好办了。水够了,妈妈用手和面了,妈妈用手来回的揉,直到把面揉成一个大团,不粘手了才可以包了。

开始包汤圆了,我们先取一小团和好的汤圆粉,放在左手,左手握成半拳头样,右手也握成半拳头样,再把它揉成圆形,然后右手放开,左手不动,把右手的大拇指插进刚揉好的面团里,用右手的另外四个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把汤圆团做成一个“窝窝头”的样子。把和好的糖放进窝窝头的中间,然后把凹形合拢,又像开始时那样揉,直到把它揉圆,揉成光溜溜的样子,这样汤圆就做好了,把它放到盘子里就可以了。

我学会了包汤圆,我的心里特别的高兴。

做汤圆的日记 (二)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妈妈提议自己动手包汤圆,我们都爽快地答应了。

说干就干,我拿起一个浑身光溜溜的棍子,在一块面团上搓啊搓。妈妈等人就在一旁剁花生。一开始我觉得很好玩,就用力地搓,但过了一会儿,我就觉得精疲力尽,手疼拉拉的,想放弃了。但转脸一想:爸爸妈妈平时挣钱挣得那么辛苦,我搓个面团又算得了什么呢。想完后,我带着满手的疼痛更卖力了。

开始包汤圆了,奶奶拿着杯口印了几个汤圆皮,把剁茸的的花生糊装在碗里,大家就你一勺我一勺的包汤圆,一开始我学的很笨,汤圆不是被”撑死“,就是一个”瘦小的穷人“。我越做越泄气,打算撒手不做。这时,妈妈对我说:”孩子,别泄气,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坚持下去,成功就是你胜利的成果。“说完,她认真地教我包汤圆,我费了九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一个汤圆,我越包越用劲,汤圆也越包越成形,看着一盘汤圆终于整装齐发,我暗暗地笑了一下。

汤圆要经过沸水的考验,过了十分钟后,几碗汤圆闪亮登场了。

我吃着汤圆,感觉心里甜的不得了,因为这可是我的劳动结果啊!

做汤圆的日记 (三)

元宵节到了,奶奶说要包汤圆,我一想:平时我吃的汤圆都是奶奶包的,这一次,我要抓住机会,好好的包一包汤圆,吃上自己亲手包的汤圆。

奶奶端来一个大盆,先往盆里到了一些面粉,然后又加入一些水,卷起袖子,开始和面。然后,我们把一个个小面团捏成一个个像碗一样的厚片,开始包汤圆。

我先拿起一个厚片,把芝麻馅放进去。可是,馅放多了,包出来的汤圆,连芝麻都流出来了,包汤圆难看极了。我没灰心,又包了一个,这次馅放少了,我心想:这个汤圆吃起来肯定没什么味道。包汤圆我有些失望了,爷爷在一边鼓励我,我有认真地包了一个,这个汤圆不胖不瘦,真好看。

奶奶煮好了汤圆,端上桌,我津津有味地吃了一个又一个,真香,真好吃!

我从包汤圆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经过自己亲手做,才能知道平时家人做得是多么的辛苦。

做汤圆的日记 (四)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来到了,元宵节又称上元佳节,是春节后迎来的又一个传统佳节。

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岁月不断流逝,但元宵节的很多民间习俗至今非常盛行。比如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放烟花等活动,给元宵节增添了光彩。

除了这些活动以外,元宵节还有包元宵的习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妈妈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学了起来。外婆先用开水来和糯米粉,然后不断地用力揉面,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样有韧性,接着把面揉成宝塔的形状,从“宝塔”的顶儿上拽下一块块面团,搓成圆团,中间掏个洞,两只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准备好的豆沙馅,放在这个洞里,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着把洞口封住,最后,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两只手柔和地将元宵搓圆,这样一个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痒痒了,卷起袖子也包了起来。虽然我包的元宵馅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状,但还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扬。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们把元宵放在烧开的水里,不一会儿水滚开了,元宵一个个漂在水面上。看到这一个个白花花、圆滚滚的元宵真叫人眼馋!我们大家吃着这热腾腾的元宵,心里感到非常舒畅,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乐呵呵地说:“元宵象征着我们的生活甜甜美美,团团圆圆。”

做汤圆的日记 (五)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家家户户都在用笑脸迎接元宵节的到来。

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元宵”我认为元宵其实是和汤圆一样的。都是那么园,那么白,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我觉得包元宵好好玩,在元宵里放入各种馅儿:芝麻,豆沙,桂圆,果仁等等,然后再包好。我想“元宵”这个“元”和团圆这个“园”是谐音,大概就是要把元宵搓得很圆才行,包好的元宵再放入锅里煮。这样元宵就做好了,家家户户就围在一起吃元宵了。就像这句话“闹元宵,煮元宵,骨肉团聚,满心喜。”

元宵节还可以观花灯。大街上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热闹而美丽。在这一天还可以猜灯谜,在灯笼下贴上一张张灯谜纸,既可以动脑筋,又可以观灯,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礼物,真是一举多得啊!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听妈妈讲元宵节还是中国的“情人节”。这一天,情侣们手拉着手一起去观灯、看表演。笑声洋溢着整条街,幸福洒满每个人的心。

元宵节那一天最热闹的无过于放礼花了。街上人很多,每个人都站在了观赏烟花的位置。放烟花的人来了,他点燃了烟花,“呯呯”开始放了。看,一只像老鼠一样的烟花冲上天了,一炸五颜六色的花点儿就在天上飞舞,过了一会儿又不见了。紧接着,又飞上了一朵花像流星雨一样从天而降,就像天女散花……人越来越多了,笑声越来越响了,一朵朵“花”也越来越好看了……大伙儿沉浸在欢声笑语的元宵夜之中。

元宵节家家户户聚在一起,累了,困了,一会儿就进入了美妙的梦乡,我想,人们也一定会笑得很开心的。

做汤圆的日记 (六)

过完春节,人们最企盼的当然是热闹的元宵节了。过元宵节时人们总是会包点圆子、馄饨来吃,表示团团圆圆的意识。今年我也不例外。

这不我也来到了奶奶家包汤圆。我系上围裙,洗了个手便开始包汤圆。我先学着奶奶的样和面,我和啊和,和啊和,总是失败,要么 水太多成了面糊,要么水太少轻轻一捏就碎了,但是在奶奶的帮助下我总算做成了一个又大又不粘的面团,并找到了的比例,三分之一的水和三分之二的面粉。

和好面我便开始包圆子了,这时爷爷走过来告诉我,包汤圆的境界是包的时候不露一动馅儿,我就向着这个目标进发,我先夹了一块面料,转成一个小碗状,用勺子勺了点芝麻馅,加进去,有包起来,就这样我做了好几个,但是这些汤圆不是麻雀斑就是笑开了一道口子,都是一副怪模怪样。

汤圆包好了,我看着这一半筐的“麻婆子”和“笑口常开”,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因为这一半筐是我包的。到了该下汤圆的时候了,一个个如同顽皮孩子的汤圆纷纷跳进沸水里打起了滚。到了出锅的时候,我包的那些开口笑,便开始捣乱了,他们把肚子里的芝麻全都吐了出来,把整锅水变成了芝麻糊。

不过这也好,因为今晚我们既能吃汤圆又能喝芝麻糊了,这就是我们快乐的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