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文化之旅作文 (篇1)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端午节。因为“端午”又称“重五”;所以许多习俗就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搓成彩绳系在儿童的脖领、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上“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并且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这一天,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赛龙舟、吃粽子。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这一天,我们家的人都在忙着做粽子,老妈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里面放上枣、花生等材料,用粽叶包起来,再用水煮熟就可以了。看着老妈熟练的包着粽子,便问老妈:“老妈,我从来不会包粽子,但是我觉得很有趣,你能不能教教我?”老妈答应了。我看着老妈包粽子的同时,我也包了两下,第一个粽子完成了,可是却七扭八歪,于是,我便按照老妈所说的办法重新做了一个,可还是没那么完美,但是我没有气妥,一个又一个地包,就算包得不如老妈的好,我也心中沾沾自喜,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
粽子出笼了,我第一个吃的就是我自己包的,虽然不是很好吃,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文化之旅作文 (篇2)
今天,是我最喜爱的一个节日——端午节。节日是为了纪念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屈原因为国家沦陷,并怀才不遇,所以投江自尽。屈原死后,江里的鱼儿啃食屈原的身体,所以,就把糯米放入芦苇叶中用彩色的线捆住,扔进江中,让鱼儿吃里面的糯米,所以,这天人们还要吃粽子。
人们除了吃粽子,南方人还会赛龙舟,而我们就把用线做的五彩绳带在手上,并采些艾草放在门口可以辟邪驱虫。
这天,县城里还要举行一场集会呢!爸爸妈妈一说要带我去感激,我顿时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刚坐上车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快到了吗?快到了吗?“经过十五分钟后,终于到了。走到会场边儿上,我就听见了游乐场的音乐,我看见了高高荡起的海岛船,想起了去年玩时的情景,心里不由得一颤,海盗船一高一低地荡,一开始荡得不怎么高,可是后来,越荡越高,感觉像是飞到了九霄云外,远远的,也能听见体验者的尖叫者,后来,我又进了鬼屋体验了,惊悚的感觉让我尖叫连连……
集会上还有各种小吃,比如:臭豆腐。人们都说:“到长沙不吃长沙臭豆腐,等于白来。”所以,我今天也要尝尝这长沙臭豆腐有多好吃,我走到小摊前,一股臭味扑鼻而来,我要了一份臭豆腐,吃了起来,吃完后,感觉到唇齿生香,回味无穷,真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啊!“
今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文化之旅作文 (篇3)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往年的粽子总是老妈在市场或超市买现成的。今年,我缠着老妈,硬是要学包粽子。老妈拗不过我,只好答应了。
初四下午,我就跟老妈学包粽子。老妈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老妈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老妈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老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老妈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老妈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老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老妈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cm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兑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啊!真好吃。
通过这次包粽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学好一种本领,就必须诚心,细心,还要有恒心,这样才能把本领学好。
端午文化之旅作文 (篇4)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秦国灭楚国之后,爱国诗人屈原悲愤极了,便跳入汨罗江自杀。两岸的民众为了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便用糯米粽叶包成食物投入水中供鱼虾食用。端午节由此而来。这个感人的来历使我对端午节喜爱有加。
端午节主要有吃粽子、戴花绳、带荷包、插柳条这几件风俗活动。去年我们在老家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端午节。
首先是包粽子,吃粽子。妈妈买来了糯米和粽叶。奶奶将粽叶几下折成一个奇怪的菱形,然后用勺子往粽叶里倒入糯米,放入几颗枣和葡萄干,接着包好粽 皮,用细绳扎住,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妈妈和奶奶手法很熟练,包起来井井有条;每一个粽子都那么饱然,棱角分明。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一煮,顿时热气腾腾, 香气四溢。奶奶用漏勺将粽子一个个打捞出来。我嘴很馋,每次趁奶奶不注意,偷偷拿走一个。“小机灵鬼!”奶奶不忍心骂我,每次都这样说。粽子香甜可口,嚼 一嚼,糯米的甜味里透着淡淡的枣香,让人吃了还想吃。
戴花绳和戴荷包也是端午节风俗之一。尽管,我并不喜欢这项活动。奶奶用五彩的丝绳制成花绳,戴在手腕和脚裸上。据奶奶说,这样可以防止被蛇咬。奶奶 绣的荷包十分好看,一只褐色的雄狮张牙舞爪,长长的鬃毛倒竖着,身上还有一些花纹图形和金色的小铃铛,狮子的四个爪子分别挂着一条线,每条线上是三个生肖 动物,四条线合起来,正好有十二个生肖。
插柳条是为了避邪,但它插的地方也有讲究,一般插在房檐或门上。端午节那天,我和奶奶从柳树上折下了较好的枝条四五支,拿回家中。爸爸顺着木梯爬上房檐,在适当的位置,插好柳条。
怎么样,故乡的端午节别有一番风味吧!
端午文化之旅作文 (篇5)
一股浓浓的艾草香在空中洋溢着。又到了端午节,我激动的蹦了起来,兴冲冲的向门外跑去。
突然传来一阵声音,“快来包粽子啦。”我一听要做好吃的粽子,想都不想一下的到厨房冲去,乐的快疯了!
一提到端午,谁不是想到包粽子呢?外婆拿来备好的糯米粽叶和令人嘴馋的肉馅,我兴奋的又跳了起来:“我要包粽子,外婆,我要包粽子!”我脑海中浮现了粽子的画面:刚蒸好的粽子,香软又有些腻腻的糯米,又鲜又香的肉馅儿。那定是非常美味啊。
“包粽子了!”外婆拍拍我的脑袋,把我从刚刚的“粽子景”中带了回来,我不大会包粽子,随意拿起一片皱皱的粽叶,笨手笨脚地舀起一勺糯米就往里放,等会儿就吃外婆包的粽子吧,反正我也包不好。“粽叶还没折呢,就放糯米?”外婆慈笑的看着我,“哗啦”白花花的糯米散落了一地,狼狈不堪。我有些难过,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我……我不会折粽叶。”
“好好好,外婆教你。”外婆那灵巧的双手拿起一片棕叶伶伶俐俐,一折两折,一个菱形的粽子外皮就叠好了,往里头加点糯米搁点肉馅儿,用绳子麻利地扎好,一个漂亮灵巧的粽子就包好了,“我……我也试试!”这与刚才那“不劳而获”的想法,我有些羞愧了。我下定决心的握紧双手,嗯,我一定要做好!我精心挑了一片绿油油的粽叶,小心翼翼的开始折叠。“一折,两折”我心中默念,手指生疏的折着粽叶,有些笨拙地弄着缠绕的绳子,“终于快好了!”我小声嘀咕道。当系好绳子的那一刻,一个粽子外皮终于好了,终……终于好了,终于好了!看着这翠色,绿油油的粽叶,“这个粽子一定会很美味。”想到这儿,我抹了抹嘴角的口水,兴高采烈地放了些糯米下去……
我激动又焦急的等着粽子蒸好,“快来选香袋啦!”原来是父亲买香袋来了,我选了个彩色香袋。我在这扑鼻的香气中转来转去,陶醉于此,让我抹去了等粽子的焦急。
吃过了五黄,摆过了艾草,我又去等粽子了。浓浓的粽叶香在空中溢着,糯米的那股有些腻腻的味道在我身边转着,我不禁口水直流,外婆,吃粽子了吗?不行。我站在一边等待,看着窗外端午节的美景试着来抹去焦急。能吃了吗?再等一会儿。我转到了一边去,好了没?没,好了没?没。哼,等会儿就等会儿。不知道我嘀咕了多久,粽子可算是被我盼到了。粽子终于好了。我用力拿起一个滚烫的粽子,不怕烫的塞进嘴里,嗯,浓浓的糯米味在我嘴中回荡。哎,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啊,我没放馅儿!
端午佳节,我看着这“粽子美景”,有些欣慰的笑了。愉悦的回味这端午风味——“粽子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