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冬梦学习网知识大全常识大全内容页

雨水节气民间传统习俗

2023-04-21 19:06:23常识大全访问手机版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属于春天的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30°。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雨水节气民间传统习俗,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雨水节气民间传统习俗

回娘家

川西一带有雨水节回娘屋的风俗。到了雨水节这天,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已有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婚未孕的妇女,也要带上礼物回娘家。会由其母亲为她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以示吉祥,祈求来年得子。

接寿

过雨水节,女婿也不得闲着,也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4米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雄肉,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意在保佑女婿顺利出门,帮其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一生平安的意思。

拉保保

雨水这天在川西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叫“拉保保”。古时医疗条件不好,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地成长。父母会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好不好,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就是希望借助干爹的福气将孩子带大。此举年复一年,久而演化为一方之俗,传承现在更名为“拉保保”。

占稻色

占稻色是流行于华南稻作地区的习俗、就是通过爆炒懦谷米花来占卜这年稻谷的成色。成色足则意味着高产,成色不足则意味着产最低。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这年稻谷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这年稻谷收成不好,米价将贵。“花”与“发”语音相同。有发财的预兆。有些地方的客家人甚至还用爆米花供奉天官与土地社官,以祈求天地和美,风调雨顺,家家户户五谷丰登。

雨水节气的特征

雨水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节气时段为雨水日起,到惊蛰日前(公历3月4-5日)结束。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已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雨水不仅表明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下雨开始,雨量渐渐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

雨水养生小常识

“春捂”防寒应上薄下厚

“俗语说,春捂秋冻,一年不生病。”专家介绍,春季穿衣应以保暖为重,一件一件地减。由于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受风寒的侵袭,所以宜“上薄下厚”,即先减上衣,后减下装,鞋子也要穿得暖和一点。除穿衣保暖外,不宜过早摘掉帽子、围巾,以免遭受风寒,出现头痛、感冒、伤风。

习惯“要风度不要温度”的人们尤其要注意,过早地换穿裙装,还不穿裤袜,关节炎与多种妇科病都容易缠身。

远寒湿护脾胃

专家表示,雨水时节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寒湿困脾,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胃寒、胃痛等症状。其次,湿气加重,对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患者也会有影响,同时这个天气也容易诱发呼吸道类疾病。此外,天气忽冷忽热会引起血压波动,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也要多加注意。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最简单的健脾祛湿办法便是食疗,比如食芡实莲子苡仁汤。”李方玲指出,该汤原料包括排骨500克,芡实30克,莲子20克,薏苡仁30克,陈皮5克,姜1块。具体做法是:首先将芡实、莲子、薏苡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将排骨剁成小块,水开之后焯一下,把排骨、芡实、莲子、苡仁、陈皮和姜全倒进砂锅里,用武火煮开,再改用文火炖两小时,最后放盐。芡实和莲子有健脾益肾的作用,薏苡仁健脾祛湿,陈皮可醒脾行气开胃。

少吃酸味多食粥

“酸味入肝脏能补肝,甘味入脾脏能补脾,雨水时节肝气容易过旺,克制脾土,所以此时要少吃酸味,如乌梅、酸梅、山楂、柠檬、调味醋等,以免肝脏功能偏亢;适当吃一些甘味,像山药、红枣、小米、芋头、红薯、土豆、南瓜、桂圆、栗子等,以此增强脾胃功能。”李方玲提醒,该时节饮食需注意少食生冷油腻以及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养护脾胃。

此时可适当多食粥,粥以补脾益胃的谷米组成,且水米交融,既香甜可口,又便于消化吸收。另外,雨水时天气逐渐转暖,早晚温差较大,风邪渐增,风多物燥,人体易出现皮肤脱皮、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此时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水分。

雨水节气民间传统习俗,本篇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能够给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