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冬梦学习网教学资料主题班会内容页

高中美术百老汇的爵士乐教案优秀范文

2023-10-24 06:24:21主题班会访问手机版

高中美术百老汇的爵士乐教案优秀范文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接受多元音乐文化,开阔学生视野。

2、 通过中外爵士乐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体验爵士乐音乐的风格特征。

3、 激发学生练习爵士乐的兴趣,为进一步欣赏和表演爵士乐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爵士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爵士乐节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二、导入---对比欣赏歌曲《茉莉花》――引出“爵士乐”。

三、新课:

1、请大家谈谈对“爵士乐”的印象。

2、教师简介爵士乐的起源,解释“布鲁斯”和“拉格泰姆。”

3、常见爵士乐器的简介。

4、欣赏《南部之子》

注意:

a乐器演奏部分以什么乐器为主奏?(引出迪克西兰爵士乐)

b伴奏部分强弱有什么规律(打破传统强弱规律)

5、欣赏《不知为何》,注意乐曲是否容易唱?(引出连续切分)

6、爵士乐的风格特征归纳。

7、学生用电子琴弹奏音乐片段,体会爵士乐风格。

8、学生分声部练习与多声部练习节奏。

9、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10、学生即兴表演舞蹈或律动。

四、爵士乐的价值及影响。

五、小结、下课。

资料:《南部之子》是一首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奏并演唱的爵士音乐。乐曲速度稍快,表达演奏者愉悦的心情。乐曲开始的前半部分和结尾部分是以小号为主的爵士乐队演奏,当中穿插一段演唱。歌词:在南部有位青年人,英俊潇洒,平时穿着打扮犹如国王一般,是当地女性崇拜的偶像。青年人热爱音乐,把音乐视为生命。人们都把他称为“南部之子”。

《不知为何》是一收由诺拉/琼斯演唱的爵士音乐。在以钢琴和大提琴为主的爵士乐队伴奏下,歌声徐缓、缠绵,曲调松弛、怡然、略带忧伤。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民谣的清新韵律。诺拉/琼斯的演唱音色优美、清新亮丽。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1901-1971)著名的美国黑人爵士音乐家,被称为“爵士乐之父”。表演热情洋溢、诙谐机智。

诺拉/琼斯(1979――)具有“爵士公主”之称,她的演唱融合了爵士音乐、乡村音乐、流行音乐等多种音乐风格。演唱专集《不知何故》曾在2003年第45届格莱美大奖上获8项提名,并获年度唱片、年度最佳单曲、年度最佳新人、最佳流行女歌手、最佳流行乐演唱专集、最佳非古典录音工程专集、年度古典制作人8项大奖。她史无前列地夺得了格莱美所有的四项最重要的奖项。

爵士乐(jazz)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黑人音乐,后来传入城市风靡美国,并成为世界性的流行音乐。爵士乐是美国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音乐。独特的音乐语言、极具个性的灵活的音乐演奏,时而低沉忧伤,如泣如诉;时而强劲高亢,激动奔放,给人深刻的精神体验和心灵的喜悦。

爵士音乐来源于布鲁斯。布鲁斯是17――18世纪,黑奴怀念故乡和亲人,常常唱一种哀歌表达他们痛苦的心声,由于蓝色在美国被看作是忧郁的色彩,这种悲哀的歌曲,统称布鲁斯。

拉格泰姆钢琴音乐是爵士乐的另一个起源。它从非洲民间音乐发展而成。音乐带有幽默、欢乐、活泼的情趣。乔普林被人们誉为“拉格泰姆之王”。

迪克西兰爵士乐始于20世纪初,它吸收了“布鲁斯”音乐和“拉格泰姆”音乐的成分,形成一种由小号领奏的小乐队即兴演奏特色。最著名的代表就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自由爵士乐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不同于以往爵士乐,在和声、旋律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可以自由、大胆、随心所欲地发挥。它强调音乐本身的强度与张力,加入大量的不协和音,把非洲、印度、日本及阿拉伯等不同音乐融合到一起,采用印度的西塔尔琴、塔部拉双鼓、扩音“拇指钢琴”,以及大量的电子音响设备和打击乐器。它一出现,就受到广大爵士音乐家和爵士迷的喜爱。自由爵士乐队20世纪爵士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爵士乐在我国的历史。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曾出现过相当规模的爵士乐演出和一些颇具水准的爵士乐音乐家。那时主要是为舞厅伴舞。80年代末以来,爵士乐在中国复兴,并赢得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高中美术百老汇的爵士乐教案优秀范文 (二)

[课 型] 美术欣赏

[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人美社《高级中学美术课本》(试用)第23课“二十世纪外国绘画”。课文中提到以毕加索、蒙克等为代表的多个绘画流派,强调诸流派在艺术观念不断更新的前提下所进行的种.种探索。

荷兰画家蒙得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十乐》,是一幅直接刻画爵十音乐的作品。完成于1943年。作者很好地运用抽象形式准确表现了音乐给听者的抽象感觉,美的信息深藏于直线、方块的简化形式中,是风格派的代表作品之一。

[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作品的欣赏,初步认识蒙得里安的抽象的艺术。培养学生对现代艺术文化的感觉能力。

[板书形式]

开课之谫,教学进程已写在黑板上。“特点比较”处加有覆盖物,需要时再揭开。(见下页)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互致问候,稳定情绪。请出理论家林木教授作为本课嘉宾与学生见面。

二、导入 新课(约1分钟)

教师:请翻开书58页第23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上李课我们了解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艺术在观念上的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欣赏了[与学生一起回忆]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几个画派的作品,今天我们将欣赏蒙得里安的这幅作品[强调课题],并且讨论对西方现代艺术的认识态度。

三、讲授新课(约23分钟):

教师:在欣赏之前,我们对作品的背景知识作必要的了解[教师同时沿着板书进程指到“介绍作者蒙得里安。”处],首先了解作者蒙得里安。请看大屏幕,这就是蒙得里安[指大屏幕上蒙得里安的《自画像》。另:凡文中出现的作品名皆是通过电脑反映在大屏幕上的优质画面],是一位荷兰画家,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请看他早期的作品:《黄昏》、《房舍》、《风车》、《树林》、《阳光下的风车》,都是非常具象写实的,也就是说32岁以前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写实主义画家。1904年以后的主要作品有:《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带壶的静物之一〉〉、《带壶的静物之一》。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蒙得里安的画风由具象到抽象的变化过程。1917年积极参与创建“风格派”的活动,抽象艺术理念也是臻完善,绘画发展成为纯抽象的形式,像这些作品:〈〈〉〉,一年后在美国去逝。

林老师,我们刚才看到蒙得里安的作品,前后风格差别特别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嘉宾:实际上西方现代艺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直接原因就是新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理论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艺术也产生相应的变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照相术的发明,它以精确的再现现实的本身一下取代了绘画拥有的殖民地现现实的功能。既然有这样一个非常非常写实的一点都不变样的技术,以前艺术家们表现现实的努力在当时许多画家看来就是显得有点多余,要这种情况下画家们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认为要表现外在的真实是虚的,瞬息万变的,艺术应表现更为本质的、永恒的、更为真实的东西,这才是绘画的新功能。比如修拉应用光学原理将色彩以点的形式在眼中直接合成;毕加索受印象派之后塞尚的影响,选择立方体、三角体、圆形体等等表现事物的真实与本质;超现实主义受弗洛依德心理学的影响表现意识与潜意识等等,这些都是艺术观念的变化带来的新想法与新实验。蒙得里安追随过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后来对立体主义也有过兴趣。他出生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年代,受到过很多现代观念的影响,最后他找到了事物的结构来表现,这就是他的想法,因此画风产生新的变化。

学生举手提问:我想请问老师,您刚才提到的“风格派”是指什么?1917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对“风格派”有影响吗?

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风格派”的成立有影响,因为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希望建立稳定的、和谐的、平等的社会新秩序。“风格派”的艺术家们希望用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建立和谐的、平衡的、纯艺术的天堂,强调数理的分析和视觉美感的研究。1917年他们创办〈〈风格〉〉杂志,宣扬其艺术主张,美术就称这群艺术家们为“风格派”。“风格派”理论的确立对其他艺术形式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嘉宾:风格派的理论就是将万事万物抽象为一种结构,他们自己说:“自然的丰富多彩可压缩为一定关系的造型表现,艺术成为一种如同数学一样精确的表达宇宙基本特征的直觉手段。”他们还说:“凭最简单的横竖线条与原三色就可以表现最本质的东西,如果充分的简化与分解某种东西,就可以得到这种东西的本质”。也就是说在蒙得里安看来,世界万事万物太复杂,要把它抽象成最基本的结构,如我们刚才看到的作品〈〈红树〉〉、〈〈灰树〉〉、到〈〈开花的苹果树〉〉的时候,它已不是树了,是树的结构,由线条构成的结构。三幅作品的演变就最充分地说明“风格派”是什么。

教师:下面我们了解爵士乐,先欣赏一段爵士乐。

[教师播放二十世纪早期布基。伍基风格的爵士乐音乐一段,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完毕]

好!我们来谈谈对音乐有什么感受。

学生1:我听了爵士乐以后,觉得音乐风格有点奇怪,有不可言语的感觉。

学生2:我觉得这种音乐节奏非常欢快,使人震奋。

学生3:听到它想到美国电影中二、三十年代通宵达旦的舞会。

学生4:我觉得它很奇怪,旋律节奏都很特别,不像中国音乐那样优美柔和抒情。

教师:很好!爵士乐是因泛卖奴隶,由黑人从非洲带来的音乐文化在都市这个环境中演变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节奏明快,音乐兴奋而热烈。切分节奏是它的主要特征。下面我们再一次来欣赏它,同时开展一次小的活动,希望同学们将对爵士乐的感受画出来,就是将听觉感受转变为视觉效果,没有任何限制,让我们来试一下。

[教师再播放一段相同分格的爵士乐,音乐声中学生用色彩粉笔在纸上作画。学生们一方面随着音乐节奏击掌踏足舞姿以捕捉爵士乐的乐理特征与美感刺激,另一方面他们面对一张白纸却对演奏气氛,场景及历史环境积极地进行揣摩、联想、兴趣盎然进入体验状态。学生们神情专著,课堂气氛严肃,活跃而愉快,教师和嘉宾巡视观看]

教师:[活动结束,教室四周的画架上放满了学生的作品,同学们相互观摩、交谈。教师走到一幅画前]我们请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感受。

学生:[学生走到自己的画前]首先我感觉音乐是振奋人心的,我就用这些线条来烘托这咱气氛。其次,我觉得旋律非常的不连贯,所以我用这些纵横相交、长短不同的线条来表示。另外我在音乐里面听到了许多响亮的音色像钢琴、小号的音色,所以我用这些鲜艳的小方块来表示它。

嘉宾:[嘉宾点评学生作品]同学们都比较注重对爵士乐的刺激性,震撼性的表现,并对这方面进行了图式转换,如哪位同学用折线的,哪位用园点的,还有哪位用立方体的同学都很好,大家都能基本地把握爵士乐的心理感受并将它转换为视觉语言,很不错!

教师:环顾四周,同学们都用了抽象的形式表现音乐给我们抽象的感受,那么,蒙得里安是怎样用他的特殊语言表达这种抽象感觉的呢?我们进入“二:欣赏”。[教师手指到此部分的板书位置,强调板书的教学引导作用。然后在大屏幕上首次展示作品]

以后我们再看到这个作品时有可能是这个名字:《百老汇——布基 伍基》,“布基

伍基”是爵士乐的一种风格。蒙得里安自信地认为我不仅能用抽象的形式表现爵士乐,还能表现“布基

伍基”风格的爵士乐。让我们先整体感受一下画面,是否能产生与爵士乐有关的情绪,旋律、节奏、气氛方面的联想呢?

学生1:画面上有许多彩色的方块,让我联想到随着音乐起舞的动感跳跃

学生2:我认为画面上的直线就像五线谱一样,那些色彩鲜艳的方块就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方块的排列给人一种旋律起伏跌荡的联想。

学生3:我觉得这幅画什么规律,与爵士乐的气氛很相似

学生4:我感觉可能与这位同学不同。画面中红、黄的面积很大,让我感觉画面是暖色的,充分的表现了爵士乐欢乐气氛。黄色的小色块就像节奏鲜明的打击乐似的,大色块就像是大提琴与钢琴的浑厚音色,大小色块一层层的像声音扩散开一般,这一切交织起来就形成了美妙的较有规律的爵士乐。

教师:我们从画面中感受到了音乐有关的关的许多信息,现在我们再冷静地理解分析一下,作品有哪些特点。先来复习前几课我们了解的传统艺术。请欣赏《梅渡蒺之筏》、《自由神引导人们》、《星月夜》,这些传统艺术作品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1:这些传统作品都比较注重应用丰富的色彩来表达内心感情。

学生2:我认为传统作品立体感很强,明暗比较鲜明一些。

学生3: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4:传统作品画得非常像,很写实。

学生5:我认为传统艺术作品用线柔和,直线与曲线结合很讲究。

教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蒙得里安的作品,他的画面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1:我觉得这件作品色彩比较单调一些。

学生2:很抽象,给人的想像空间很宽。

学生3:我认为画面是平面图案,没有立体感。

学生4:这幅画只用了直线,没有其它变化,有点单调。

学生5:是抽象的,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

教师:我们通过传统作品与相比较,归纳起来它们的特点有以下对应的五条。[揭开板书的遮盖部分]

特点比较

传统作品

1.写实、具象、再现性绘画。 A.抽象、表现性绘画。

2.色彩变化丰富。 B.只用黑、白、灰和三原色。

3.用线讲究、流畅。 C.只用垂直、水平线。

4.用暗明、色彩塑造形体。 D.平面、图案效果。

5.有情节描写、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E.完全摒弃感情和情节内容。

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我认为传统艺术和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您写的条却是“完全摒弃思想感情”,我对这条不太理解。

教师:通常情况下绘画被称为情感的符号,但蒙得里安认为抽象的,没有感情的艺术才是纯粹的艺术,有感情的艺术将使真实模糊不清。如果我们说富于感情的作品是“热抽象”的话“冷抽象”就成了对蒙得里安作品别致的称谓,所以他作品的特点中就多了这一条。

嘉宾:对!这一条实际上是蒙得里安自己说,他说他的艺术就是要摒弃感情。因为他自称他做的是数学似的研究性质的工作,用数理的方式把万事万物的结构抽取出来。我们都知道,在计算数学的时候不需要感情的。但是蒙得里安却怀着巨大的热情和执著的精神去探就世界的秘密,他的作品中把造型艺术里诸多规律贯注其中,在他的艺术里也带上了非常丰富的感情,从蒙得里安的后期作品常被制作成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获得大家的喜爱,从这点就可看到作品里的感情色彩。所以当时有位乔治

斯密特

同时代人就谈到蒙得里安的这种矛盾现象,他说:“蒙得里安的艺术反驳了他自己的理论,他的绘画远非仅仅是形式的试验,与其它纯艺术作品一样是伟大的精神上的成就。蒙得里安在他的艺术中所赋予的精神力量,将从他每幅画中永远放射出光彩。”虽然蒙得里安的理论与实践有矛盾特征,但我们不必理会他,我们好好把握自己的感受包括刚诸位同学在蒙得里安的作品和爵士乐中休会到的东西,就是真正的艺术欣赏。

教师:林老师,我们知道百老汇是一条很的大街,爵士乐又是表现形式非常丰富的乐曲,蒙得里安不仅用非传统的形式表现它,而且比我们学过的几个画派走得更远,更难以理解,他的艺术观念是怎样是形成的呢?他与我们熟悉的传统艺术有联系吗?

嘉宾:这是研究与欣赏现代艺术必须解决的问题。西方传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对科学、对数理、对理性的追求。早在公元前六、七世纪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什么是美,美就是数的和谐。大家知道的黄金分割就是什么比什么产生美,这是西方非常突出的历史线索。到伯拉图与亚里斯多德时代,根据科学与理性的思维导致这两位先生提出艺术的本质就是模仿,对客观事物的模仿,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以文艺复兴三杰为代表,用非常严谨的解剖,透视技术使绘画的模仿性、写实性得到很好的表现,像米开朗基罗的壁画人物作品就仿佛可以伸手去摸一样,非常像。这种写实技术就仰仗科学与理性的精神。然后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等写实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到了19世纪,科技的发展,照像术的出现给人们的观念带来变化,也促使很多画家、理论家、史学家他们的思考,认为再去模仿外表的真实是虚假的东西,例如未来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嘉宾分别简单讲解了各派对“真实”与:“本质”的理解,以及形式表征被选择的内因]

怎样才能找到更为本质的真实呢?我们刚才看到《红树》《灰树》到《开画的苹果树》的时候,树慢慢消失了,但树的结构还在,这就是蒙得里安的思维方式。从上述分析看来,蒙得里安的艺术实际了也属于模仿,他认为对外表的模仿是稚和虚假的,只有对事物本质更真实的模仿才有意义。而且他强调的是“数”,他要用数理的思维抽取客观事物的结构,这跟我们谈到的毕达哥拉斯的思维是一致的,跟伯拉图亚、里斯多得的“模仿”也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他是从一种更深层的思考上的模仿,从这个角度来说,蒙得里安的艺术是从传统发展而来的。刚才同学们谈到从其作品中感受到的东西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教师:好,我们清楚了蒙得里安的艺术与传统的承袭关系,那么我们下面再次欣赏作品,跳出题目的限制,将画面与美国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有什么新的想法?

[教师第二次在大屏幕展示]

学生1:我看起来就像坐在飞机上鸟瞰城市时的景象。

学生2:我觉得蒙得里安像一位预言家,作品是二十世纪40年代的画,却像我们这个时代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电子网络一样。

学生3:纵横交错的线条像美国发达的交通网,小方块像各式各样的汽车在大道上奔驰。

学生4:直线与方块的构成,画面不拘一格,就像美国人那种开朗的性格与灵活多变思维。

学生5:我觉得各式各样的方块就像夜总会和歌剧院一样遍布于百老汇街的大街小巷。

学生6:我觉得像霓红灯随着爵士乐的节奏而闪烁。

教师:很不错!我们初次将画面与题目结合起来完全无法想象,通过以上[指板书]这三个步骤掖知性动,我们初步的了解了,接受到了画家传达的美的信息,而且基本把握了作品的艺术内涵。

教师:我们进入第二部分:讨论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态度(约18分钟 )

林教师,我们中国也有许多抽象作品,有的很神秘而我们却能自然的接受它,但是对西方的抽象艺术我们接受时就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呢?

嘉宾:作为抽象艺术来讲,我国艺术的传统比西方还早得多。我们在六千多年以前就有了彩陶艺术,如仰韵文化、半坡的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都有大量的抽象彩饰。所以我们的抽象意识非常早。在以后的青铜艺术时代也是一个抽象与半抽象的时代,如青铜器上大量使用的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等……[嘉宾简单介绍“司母戊”方鼎上的饕餮纹]。我们中国最的艺术就是文人画和书法,书法艺术就是抽象的艺术,如通过提、按、顿、挫,运笔的速度,笔墨的干湿、墨色的浓淡创造出一种情绪表达的氛围,是纯抽象的东西。还有水墨画,水墨是非现实的,八大山人的作品就是突出的例子……[嘉宾描述一幅八大山人作品,分析抽象因素]所以我们中国的抽象与西方抽象有相同之外,但西方的抽象是对客观物质世界一种本质的概括,而中国的抽象更多的贯注着一种观念,一种精神、一种情感与哲学。这就是两种抽象的区别。

教师:西方的抽象艺术虽然不好理解,但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看一下这些有趣的实物,[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教具]这是用蒙得里安的抽象形式装饰的玻璃杯我们看看这种窗帘:直线、三原色,方块图案的布料,很有趣吧![学生观赏兴趣浓厚,情绪愉快]我们再来看看屏幕,这是蒙得里安风格的时装,这是风格派的建筑作品[屏幕放映两组图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享受着抽象艺术带来的美感,抽象的美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通过上节课与这节课对抽象艺术的学习,对现代艺术的了解还很不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有很多机会遇到抽象艺术,那时候我们将抱什么态度去欣赏它、理解它呢?

学生1:我非常喜欢西方现代艺术,因为我觉得古典艺术作者意图非常明显,而且重于写实,现代艺术能给人带来广阔的联想空间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我在欣赏时会报积的态度,理解它、欣赏它。

学生2:我与刚才这位同学的态度相反,我不喜欢西方现代艺术,因为它比较抽象,理解过程也比较复杂,就不容易读懂作者的绘画意图,所以我不太喜欢它。

教师:你不喜欢现代艺术,这种观点是可以存在的。

学生3:我认为欣赏现代艺术首先还是应提高我们艺术修养,这样才能进一步欣赏好它。

学生4:我不同意她的观点,因为我们难道非要等到艺术修养提高了才去欣赏作品吗?我们也可以运用现在学习的知识,比如说语文啦、历史啦,并通过知识的横向联系,也能达到欣赏的目的,只是欣赏程度深浅不同罢了。

学生5:我认为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不要理会别人怎么说,应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学生6:我认为现代艺术对我们父辈来说是难于理解的。就像刚才哪位同学说不喜欢一样,但是通过学习我知道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去欣赏和学习。

学生7:我觉得我们欣赏现代艺术时可以仁者见仁智,允许对一幅画作品,我至是相同的看法,也就是说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蒙得里安。[学生们发出轻松笑声]

学生8:我对抽象艺术持中立态度。[学生们再次小声发笑]如果我喜欢一幅作品,我就会主动了解作品的创作年代、时代背景什么的,慢慢地欣赏它。否则将一翻而过,不再理会它,凭兴趣。

学生9:我喜欢现代艺术,并且我习惯作品的题目出发展开思路进行联想,这样才能了解作品更多的内容。

学生10: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欣赏不应该看题目,应从画面直接出去,这样有助于展开个人的想象力。

学生11:请问如果想象的内容与题目不服呢?

学生12:……

[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很高,教师控制教学进程结束了讨论]

教师:林老师,我们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欣赏现代艺术?

嘉宾:其实刚才同学们的讨论都很道理,看上去似乎有矛盾,但都是艺术欣赏的不同途径,应该说基本上都是正确。我觉得我们通过对蒙得里安的学习,应该了解蒙得里安的艺术是从西方传统发展而来的,他只是对现代生活的直接感受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而已。刚才我们又谈到中国也有抽象艺术、中、西方两种艺术是可以相互吸收、借鉴的,但也有不同,我们应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西方现代艺术应该欣赏、理解、但要排除盲目崇拜,迷信的思想倾向。同时对我们自身的艺术传统应努力学习,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这样才有吸收、借鉴的可能性,这或许就是我们这堂课的价值所在。

教师: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接收现代艺术的机会会越来越多,对于现代艺术的作品,我认为应该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去接纳它、认识它、赏析它,这样有利于我们从多个角度认识世界,培养我们健全的、完美的审美观,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同学们再见。

注:本课例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录像)评比一等奖。

教学后记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转变美术教育观念成为了广大教师学习与教学实践的主要内容。转变观念的核心内涵就是从过于强调学科体系与技能的滞后教育观转变到、提升到艺术(美术)文化课程的认识层面。因此,美术欣赏教学就应该像教学生“学唐诗、宋词一样,目的不是去学习如何作唐诗、宋词,其重点让学生感觉、体味、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或民族文化的文脉”。以此为教学理念,尝试实施素质教育。高中欣赏课就是观念转变后的一次教学尝试。

高中美术百老汇的爵士乐教案优秀范文 (三)

[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人美社《高级中学美术课本》(试用)第23课“二十世纪外国绘画”。课文中提到以毕加索、蒙克等为代表的多个绘画流派,强调诸流派在艺术观念不断更新的前提下所进行的种.种探索。

荷兰画家蒙得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十乐》,是一幅直接刻画爵十音乐的作品。完成于1943年。作者很好地运用抽象形式准确表现了音乐给听者的抽象感觉,美的信息深藏于直线、方块的简化形式中,是风格派的代表作品之一。

[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作品的欣赏,初步认识蒙得里安的抽象的艺术。培养学生对现代艺术文化的感觉能力。

[板书形式]

开课之谫,教学进程已写在黑板上。“特点比较”处加有覆盖物,需要时再揭开。(见下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互致问候,稳定情绪。请出著名理论家林木教授作为本课嘉宾与学生见面。

二、导入新课(约1分钟)

教师:请翻开书58页第23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上李课我们了解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艺术在观念上的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欣赏了[与学生一起回忆]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几个画派的作品,今天我们将欣赏蒙得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这幅作品[强调课题],并且讨论对西方现代艺术的认识态度。

三、讲授新课(约23分钟):

教师:在欣赏之前,我们对作品的背景知识作必要的了解[教师同时沿着板书进程指到“介绍作者蒙得里安。”处],首先了解作者蒙得里安。请看大屏幕,这就是蒙得里安[指大屏幕上蒙得里安的《自画像》。另:凡文中出现的作品名皆是通过电脑反映在大屏幕上的优质画面],是一位荷兰画家,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请看他早期的作品:《黄昏》、《房舍》、《风车》、《树林》、《阳光下的风车》,都是非常具象写实的,也就是说32岁以前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写实主义画家。1904年以后的主要作品有:《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带壶的静物之一〉〉、《带壶的静物之一》。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蒙得里安的画风由具象到抽象的变化过程。1917年积极参与创建“风格派”的活动,抽象艺术理念也是臻完善,绘画发展成为纯抽象的形式,像这些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一年后在美国去逝。

林老师,我们刚才看到蒙得里安的作品,前后风格差别特别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嘉宾:实际上西方现代艺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直接原因就是新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理论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艺术也产生相应的变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照相术的发明,它以精确的再现现实的本身一下取代了绘画拥有的殖民地现现实的功能。既然有这样一个非常非常写实的一点都不变样的技术,以前艺术家们表现现实的努力在当时许多画家看来就是显得有点多余,要这种情况下画家们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认为要表现外在的真实是虚的,瞬息万变的,艺术应表现更为本质的、永恒的、更为真实的东西,这才是绘画的新功能。比如修拉应用光学原理将色彩以点的形式在眼中直接合成;毕加索受印象派之后塞尚的影响,选择立方体、三角体、圆形体等等表现事物的真实与本质;超现实主义受弗洛依德心理学的影响表现意识与潜意识等等,这些都是艺术观念的变化带来的新想法与新实验。蒙得里安追随过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后来对立体主义也有过兴趣。他出生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年代,受到过很多现代观念的影响,最后他找到了事物的结构来表现,这就是他的想法,因此画风产生新的变化。

学生举手提问:我想请问老师,您刚才提到的“风格派”是指什么?1917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对“风格派”有影响吗?

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风格派”的成立有影响,因为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希望建立稳定的、和谐的、平等的社会新秩序。“风格派”的艺术家们希望用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建立和谐的、平衡的、纯艺术的天堂,强调数理的分析和视觉美感的研究。1917年他们创办〈〈风格〉〉杂志,宣扬其艺术主张,美术史上就称这群艺术家们为“风格派”。“风格派”理论的确立对其他艺术形式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嘉宾:风格派的理论就是将万事万物抽象为一种结构,他们自己说:“自然的丰富多彩可压缩为一定关系的造型表现,艺术成为一种如同数学一样精确的表达宇宙基本特征的直觉手段。”他们还说:“凭最简单的横竖线条与原三色就可以表现最本质的东西,如果充分的简化与分解某种东西,就可以得到这种东西的本质”。也就是说在蒙得里安看来,世界万事万物太复杂,要把它抽象成最基本的结构,如我们刚才看到的作品〈〈红树〉〉、〈〈灰树〉〉、到〈〈开花的苹果树〉〉的时候,它已不是树了,是树的结构,由线条构成的结构。三幅作品的演变就最充分地说明“风格派”是什么。

教师:下面我们了解爵士乐,先欣赏一段爵士乐。

[教师播放二十世纪早期布基。伍基风格的爵士乐音乐一段,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完毕]

好!我们来谈谈对音乐有什么感受。

学生1:我听了爵士乐以后,觉得音乐风格有点奇怪,有不可言语的感觉。

学生2:我觉得这种音乐节奏非常欢快,使人震奋。

学生3:听到它想到美国电影中二、三十年代通宵达旦的舞会。

学生4:我觉得它很奇怪,旋律节奏都很特别,不像中国音乐那样优美柔和抒情。

教师:很好!爵士乐是因泛卖奴隶,由黑人从非洲带来的音乐文化在都市这个环境中演变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节奏明快,音乐兴奋而热烈。切分节奏是它的主要特征。下面我们再一次来欣赏它,同时开展一次小的活动,希望同学们将对爵士乐的感受画出来,就是将听觉感受转变为视觉效果,没有任何限制,让我们来试一下。

[教师再播放一段相同分格的爵士乐,音乐声中学生用色彩粉笔在纸上作画。学生们一方面随着音乐节奏击掌踏足舞姿以捕捉爵士乐的乐理特征与美感刺激,另一方面他们面对一张白纸却对演奏气氛,场景及历史环境积极地进行揣摩、联想、兴趣盎然进入体验状态。学生们神情专著,课堂气氛严肃,活跃而愉快,教师和嘉宾巡视观看]

教师:[活动结束,教室四周的画架上放满了学生的作品,同学们相互观摩、交谈。教师走到一幅画前]我们请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感受。

学生:[学生走到自己的画前]首先我感觉音乐是振奋人心的,我就用这些线条来烘托这咱气氛。其次,我觉得旋律非常的不连贯,所以我用这些纵横相交、长短不同的线条来表示。另外我在音乐里面听到了许多响亮的音色像钢琴、小号的音色,所以我用这些鲜艳的小方块来表示它。

嘉宾:[嘉宾点评学生作品]同学们都比较注重对爵士乐的刺激性,震撼性的表现,并对这方面进行了图式转换,如哪位同学用折线的,哪位用园点的,还有哪位用立方体的同学都很好,大家都能基本地把握爵士乐的心理感受并将它转换为视觉语言,很不错!

教师:环顾四周,同学们都用了抽象的形式表现音乐给我们抽象的感受,那么,蒙得里安是怎样用他的特殊语言表达这种抽象感觉的呢?我们进入“二: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教师手指到此部分的板书位置,强调板书的教学引导作用。然后在大屏幕上首次展示《百老汇的爵士乐》作品]

以后我们再看到这个作品时有可能是这个名字:《百老汇——布基 伍基》,“布基

伍基”是爵士乐的一种风格。蒙得里安自信地认为我不仅能用抽象的形式表现爵士乐,还能表现“布基

伍基”风格的爵士乐。让我们先整体感受一下画面,是否能产生与爵士乐有关的情绪,旋律、节奏、气氛方面的联想呢?

学生1:画面上有许多彩色的方块,让我联想到随着音乐起舞的动感跳跃

学生2:我认为画面上的直线就像五线谱一样,那些色彩鲜艳的方块就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方块的排列给人一种旋律起伏跌荡的联想。

学生3:我觉得这幅画什么规律,与爵士乐的气氛很相似

学生4:我感觉可能与这位同学不同。画面中红、黄的面积很大,让我感觉画面是暖色的,充分的表现了爵士乐欢乐气氛。黄色的小色块就像节奏鲜明的打击乐似的,大色块就像是大提琴与钢琴的浑厚音色,大小色块一层层的像声音扩散开一般,这一切交织起来就形成了美妙的较有规律的爵士乐。

教师:我们从画面中感受到了音乐有关的关的许多信息,现在我们再冷静地理解分析一下,作品有哪些特点。先来复习前几课我们了解的传统艺术。请欣赏《梅渡蒺之筏》、《自由神引导人们》、《星月夜》,这些传统艺术作品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1:这些传统作品都比较注重应用丰富的色彩来表达内心感情。

学生2:我认为传统作品立体感很强,明暗比较鲜明一些。

学生3: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4:传统作品画得非常像,很写实。

学生5:我认为传统艺术作品用线柔和,直线与曲线结合很讲究。

教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蒙得里安的作品,他的画面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1:我觉得这件作品色彩比较单调一些。

学生2:很抽象,给人的想像空间很宽。

学生3:我认为画面是平面图案,没有立体感。

学生4:这幅画只用了直线,没有其它变化,有点单调。

学生5:是抽象的,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

教师:我们通过传统作品与《百老汇的爵士乐》相比较,归纳起来它们的特点有以下对应的五条。[揭开板书的遮盖部分]

特点比较

传统作品 《百老汇的爵士乐》

1.写实、具象、再现性绘画。 A.抽象、表现性绘画。

2.色彩变化丰富。 B.只用黑、白、灰和三原色。

3.用线讲究、流畅。 C.只用垂直、水平线。

4.用暗明、色彩塑造形体。 D.平面、图案效果。

5.有情节描写、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E.完全摒弃感情和情节内容。

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我认为传统艺术和《百老汇的爵士乐》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您写的条却是“完全摒弃思想感情”,我对这条不太理解。

教师:通常情况下绘画被称为情感的符号,但蒙得里安认为抽象的,没有感情的艺术才是纯粹的艺术,有感情的艺术将使真实模糊不清。如果我们说富于感情的作品是“热抽象”的话“冷抽象”就成了对蒙得里安作品别致的称谓,所以他作品的特点中就多了这一条。

嘉宾:对!这一条实际上是蒙得里安自己说,他说他的艺术就是要摒弃感情。因为他自称他做的是数学似的研究性质的工作,用数理的方式把万事万物的结构抽取出来。我们都知道,在计算数学的时候不需要感情的。但是蒙得里安却怀着巨大的热情和执著的精神去探就世界的秘密,他的作品中把造型艺术里诸多规律贯注其中,在他的艺术里也带上了非常丰富的感情,从蒙得里安的后期作品常被制作成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获得大家的喜爱,从这点就可看到作品里的感情色彩。所以当时有位乔治

斯密特

同时代人就谈到蒙得里安的这种矛盾现象,他说:“蒙得里安的艺术反驳了他自己的理论,他的绘画远非仅仅是形式的试验,与其它纯艺术作品一样是伟大的精神上的成就。蒙得里安在他的艺术中所赋予的精神力量,将从他每幅画中永远放射出光彩。”虽然蒙得里安的理论与实践有矛盾特征,但我们不必理会他,我们好好把握自己的感受包括刚诸位同学在蒙得里安的作品和爵士乐中休会到的东西,就是真正的艺术欣赏。

教师:林老师,我们知道百老汇是一条很著名的大街,爵士乐又是表现形式非常丰富的乐曲,蒙得里安不仅用非传统的形式表现它,而且比我们学过的几个画派走得更远,更难以理解,他的艺术观念是怎样是形成的呢?他与我们熟悉的传统艺术有联系吗?

嘉宾:这是研究与欣赏现代艺术必须解决的问题。西方传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对科学、对数理、对理性的追求。早在公元前六、七世纪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什么是美,美就是数的和谐。大家知道的黄金分割就是什么比什么产生美,这是西方非常突出的历史线索。到伯拉图与亚里斯多德时代,根据科学与理性的思维导致这两位先生提出艺术的本质就是模仿,对客观事物的模仿,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以文艺复兴三杰为代表,用非常严谨的解剖,透视技术使绘画的模仿性、写实性得到很好的表现,像米开朗基罗的壁画人物作品就仿佛可以伸手去摸一样,非常像。这种写实技术就仰仗科学与理性的精神。然后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等写实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到了19世纪,科技的发展,照像术的出现给人们的观念带来变化,也促使很多画家、理论家、史学家他们的思考,认为再去模仿外表的真实是虚假的东西,例如未来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嘉宾分别简单讲解了各派对“真实”与:“本质”的理解,以及形式表征被选择的内因]

怎样才能找到更为本质的真实呢?我们刚才看到《红树》《灰树》到《开画的苹果树》的时候,树慢慢消失了,但树的结构还在,这就是蒙得里安的思维方式。从上述分析看来,蒙得里安的艺术实际了也属于模仿,他认为对外表的模仿是稚和虚假的,只有对事物本质更真实的模仿才有意义。而且他强调的是“数”,他要用数理的思维抽取客观事物的结构,这跟我们谈到的毕达哥拉斯的思维是一致的,跟伯拉图亚、里斯多得的“模仿”也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他是从一种更深层的思考上的模仿,从这个角度来说,蒙得里安的艺术是从传统发展而来的。刚才同学们谈到从其作品中感受到的东西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教师:好,我们清楚了蒙得里安的艺术与传统的承袭关系,那么我们下面再次欣赏作品,跳出题目的限制,将画面与美国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有什么新的想法?

[教师第二次在大屏幕展示《百老汇的爵士乐》]

学生1:我看起来就像坐在飞机上鸟瞰城市时的景象。

学生2:我觉得蒙得里安像一位预言家,作品是二十世纪40年代的画,却像我们这个时代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电子网络一样。

学生3:纵横交错的线条像美国发达的交通网,小方块像各式各样的汽车在大道上奔驰。

学生4:直线与方块的构成,画面不拘一格,就像美国人那种开朗的性格与灵活多变思维。

学生5:我觉得各式各样的方块就像夜总会和歌剧院一样遍布于百老汇街的大街小巷。

学生6:我觉得像霓红灯随着爵士乐的节奏而闪烁。

教师:很不错!我们初次将画面与题目结合起来完全无法想象,通过以上[指板书]这三个步骤掖知性动,我们初步的了解了,接受到了画家传达的美的信息,而且基本把握了作品的艺术内涵。

教师:我们进入第二部分:讨论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态度(约18分钟 )

林教师,我们中国也有许多抽象作品,有的很神秘而我们却能自然的接受它,但是对西方的抽象艺术我们接受时就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呢?

嘉宾:作为抽象艺术来讲,我国艺术的传统比西方还早得多。我们在六千多年以前就有了彩陶艺术,如仰韵文化、半坡的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都有大量的抽象彩饰。所以我们的抽象意识非常早。在以后的青铜艺术时代也是一个抽象与半抽象的时代,如青铜器上大量使用的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等……[嘉宾简单介绍“司母戊”方鼎上的饕餮纹]。我们中国最著名的艺术就是文人画和书法,书法艺术就是抽象的艺术,如通过提、按、顿、挫,运笔的速度,笔墨的干湿、墨色的浓淡创造出一种情绪表达的氛围,是纯抽象的东西。还有水墨画,水墨是非现实的,八大山人的作品就是突出的例子……[嘉宾描述一幅八大山人作品,分析抽象因素]所以我们中国的抽象与西方抽象有相同之外,但西方的抽象是对客观物质世界一种本质的概括,而中国的抽象更多的贯注着一种观念,一种精神、一种情感与哲学。这就是两种抽象的区别。

教师:西方的抽象艺术虽然不好理解,但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看一下这些有趣的实物,[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教具]这是用蒙得里安的抽象形式装饰的玻璃杯我们看看这种窗帘:直线、三原色,方块图案的布料,很有趣吧![学生观赏兴趣浓厚,情绪愉快]我们再来看看屏幕,这是蒙得里安风格的时装,这是风格派的建筑作品[屏幕放映两组图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享受着抽象艺术带来的美感,抽象的美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通过上节课与这节课对抽象艺术的学习,对现代艺术的了解还很不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有很多机会遇到抽象艺术,那时候我们将抱什么态度去欣赏它、理解它呢?

学生1:我非常喜欢西方现代艺术,因为我觉得古典艺术作者意图非常明显,而且重于写实,现代艺术能给人带来广阔的联想空间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我在欣赏时会报积的态度,理解它、欣赏它。

学生2:我与刚才这位同学的态度相反,我不喜欢西方现代艺术,因为它比较抽象,理解过程也比较复杂,就不容易读懂作者的绘画意图,所以我不太喜欢它。

教师:你不喜欢现代艺术,这种观点是可以存在的。

学生3:我认为欣赏现代艺术首先还是应提高我们艺术修养,这样才能进一步欣赏好它。

学生4:我不同意她的观点,因为我们难道非要等到艺术修养提高了才去欣赏作品吗?我们也可以运用现在学习的知识,比如说语文啦、历史啦,并通过知识的横向联系,也能达到欣赏的目的,只是欣赏程度深浅不同罢了。

学生5:我认为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不要理会别人怎么说,应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学生6:我认为现代艺术对我们父辈来说是难于理解的。就像刚才哪位同学说不喜欢一样,但是通过学习我知道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去欣赏和学习。

学生7:我觉得我们欣赏现代艺术时可以仁者见仁智,允许对一幅画作品,我至是相同的看法,也就是说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蒙得里安。[学生们发出轻松笑声]

学生8:我对抽象艺术持中立态度。[学生们再次小声发笑]如果我喜欢一幅作品,我就会主动了解作品的创作年代、时代背景什么的,慢慢地欣赏它。否则将一翻而过,不再理会它,凭兴趣。

学生9:我喜欢现代艺术,并且我习惯作品的题目出发展开思路进行联想,这样才能了解作品更多的内容。

学生10: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欣赏不应该看题目,应从画面直接出去,这样有助于展开个人的想象力。

学生11:请问如果想象的内容与题目不服呢?

学生12:……

[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很高,教师控制教学进程结束了讨论]

教师:林老师,我们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欣赏现代艺术?

嘉宾:其实刚才同学们的讨论都很道理,看上去似乎有矛盾,但都是艺术欣赏的不同途径,应该说基本上都是正确。我觉得我们通过对蒙得里安的学习,应该了解蒙得里安的艺术是从西方传统发展而来的,他只是对现代生活的直接感受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而已。刚才我们又谈到中国也有抽象艺术、中、西方两种艺术是可以相互吸收、借鉴的,但也有不同,我们应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西方现代艺术应该欣赏、理解、但要排除盲目崇拜,迷信的思想倾向。同时对我们自身的艺术传统应努力学习,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这样才有吸收、借鉴的可能性,这或许就是我们这堂课的价值所在。

教师: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接收现代艺术的机会会越来越多,对于现代艺术的作品,我认为应该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去接纳它、认识它、赏析它,这样有利于我们从多个角度认识世界,培养我们健全的、完美的审美观,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