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三年级学生看图说话技巧
一、要让学生敢开口,有内容地说话
在幼儿园,老师为了便于管理,对于小朋友说话有限制性要求,不能大声说话,用点头或摇头表达肯定或否定等,导致一些小朋友进入一年级后不习惯开口说话,在和同学玩闹时,放得开,说得很多,对于老师的问话多用点头或摇头等肢体语言回应,如果不能用肢体语言的,就多半沉默以对,如果老师再重复追问几遍,孩子会更怯懦、更害怕。久而久之,学生对上课和老师互动说话产生了畏难甚至是抵触情绪,也就更谈不上主动有内容的说话,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很胆怯。对于这种情况,老师不能急,要慢慢引导鼓励,可利用讲、背儿歌、读课文、说课文等需要动口的活动,让学生克服紧张畏难心理,让学生明白课堂也是能说话的,可以说话的,说错了也是不要紧的,进而敢于张口说话,说合理的话,由老师要求的被动说到主动说,由一句两句说变成成段成篇说。
二、让学生学习有序说话,有主线地说话
当学生敢说了,我们老师要引导他们由读说书本内容到复述课文,慢慢提升为说自己的话。教师要训练学生用简单的语句介绍自己,说名字、年龄、住址、喜好等,先少后多、先简后难、循序渐进;然后,再提升为说爸妈、同桌、朋友,说他们的外貌、性格、,再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说自己家的小猫小狗,说它们的样子、玩过什么游戏、发生过什么事情等,让学生学会围着一个主线有序地说话,不但说了,而且能用较多的词语、较长的语句,为以后的习作写话做好铺垫。
三、让学生学会观察日常生活,能合理、有主题地说话
有关单个事物的说话练好了,我们可以训练学生说身边的事。鼓励学生说课间的活动,说他们玩哪个游戏,游戏叫什么名字,都有谁在玩,玩的时候先干什么、再干什么,玩得愉快吗,谁玩的水平高。也可以鼓励学生说同学间的小矛盾,从开始说到结束,做到有序叙述,有条理、有主题地叙述。这些内容学生容易上口,说完之后,教师要及时点评,告诉孩子们什么是有主题的、合理的说话,有主题的、合理的说话该注意什么。可先从校内入手,再延伸到校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生活是说话的源泉”这一观念,从而从小学会留意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说话素材,为后面写作文奠定基础。
四、让情景再现,让学生练习有目的地说话
当学生对说话不害怕了,能有序地表达了,能合理地、简单地表述生活中的人和事了,我们就要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按场景说话。可以先让学生说有实际具象的场景,让学生看着回答,这个场景可以是学校里正在发生的,也可以是动画片里发生的,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猜测想象,描述场景里的人可能在干什么,可能在说什么,把这些有序地说出来,用上较多的词句就可以了。在多次课件展示场景之后,再训练看打印在纸上的场景图片,让学生会观察、会想象、会描述、会组织语句。经过几个轮次的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观察的能力、想象的能力、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读写就容易多了,说话课教学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五、要不着痕迹,不硬性刻意安排说话
要把说话训练设置无痕化,真正做到潜移默化。进行说话训练时,教师要注意课前铺垫,要让学生认为这是讲故事、说闲话,从而放松警惕,实现情绪投入,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引导,做到按要求说话,让整个说话呈现活而不乱、多而不散。
万事开头难。一年级学生受自身条件限制,形象思维占主导,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让学生敢说话、有序说话、有主题地说话、有目的地说话,看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这就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反复训练,要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允许反复的心态去引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训练、得到提升。
篇二:三年级学生看图说话技巧
一、认真看图,培养观察力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观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的发展是思维、表达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看图说话之前只有经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学会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就等于交给他们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可以说无目的、无顺序。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旁边好好引导,教给他们观察的。首先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二、合理想象,培养想象力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画面,通过老师适当的提问为支点,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引导学生把不会思维的想象成为会思维的,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为会说话的,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有时,还可以只提供一种情境,让学生的想象自由驰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但是看图想象也要力求百花齐放,从“异”字入手。因为低年级的小朋友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尽量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想别人还没有想到的,说别人还没有说过的。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三、看图说话,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是书面表达,即写作的有力基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应该把看图说话当作一个重点来抓,是培养其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看图说话”教学,可使学生在认识事物、口语表达的反复实践过程中,提高读写能力,增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发展智力。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喜欢表现自己,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具体思维占优势,但是由于没有经过说话训练,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达后语,跳跃性很强,有时重复,有时带有语病。在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开始的要点不应过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
(1)要让学生先看明白,在想象的基础上,然后组织语言说出来,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条理清楚,表达完整,声音响亮,并使用普通话。
(2)要表扬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处的学生。鼓励学生用词的准确与生动,启发学生大胆思维、合理想象、积极发言。我总是要求学生:“谁能和大家说得不一样?还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兴趣盎然,表达精彩纷呈,富有童趣和灵性。一幅简单的图画,在不同的学生眼里就是一幅不同的图画。
(3)训练要有层次的进行。动员全班学生参与训练,敢说敢讲。先让口语表达较强的学生先说,再大面积展开。对有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进一步提高口语能力:想好了再说,说完整、连贯的话,用自己的话来说。对那些胆小不敢说的学生,也要循循善诱,促其发言,哪怕是三言两语,也应予以肯定。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写话,那自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四、看图写话,培养书面表达能力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我刚开始要求他们只要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就行了。慢慢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提升。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完整,更是要写得具体、生动。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等。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静止的,但是学生写出来的一段话或一篇是生动的、有趣的。充满了孩子对这个世界认知,写满了他们的善良和活泼。那一句句天真烂漫的话语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欣喜若狂!
五、创设园地,培养写作积极性
要想让在写作上刚刚起步的孩子们越写越有劲,越来越自信,就得让他们的进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承认和肯定,享受成功的喜悦。我在教室一角开设一个“我的作文展”。把班内较好的作文随时上墙展览,学期结束,把他们的哪怕是几句或一段话或几篇文章收集成册,并进行打印。拿回去给爸爸、妈妈和朋友们看。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多么的了不起。这样等于在他们心中点了一把火,一把学生心中燃烧的希望之火。我相信这种乐观向上的心理才是最为可贵。
篇三:三年级学生看图说话技巧
首先,先给孩子选择一些正版的、书本大小的图片。图片内容最好是动物、花朵或生活常见物品,这些内容因为很常见,所以不会给孩子的学习造成负担,也能让宝宝很快接受。
然后,教学任务的最主要的人选是妈妈,因为妈妈在,孩子最有安全感,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妈妈的声音很温柔,最能打动孩子。妈妈可以把宝宝揽在怀里,轻柔地教孩子图片内容,允许孩子出错、允许孩子针对图片提出各种问题、允许孩子围绕图片有各种奇怪的念头和想法,因为这些是孩子开动脑筋的表现。一张图片,让孩子反复地看、多听多想,这也是为宝宝小学一年级时的看图写话打基础。
孩子看,能从中发现美,学会一些常识;孩子说,则能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创造力,越锻炼,孩子的这些能力越丰富,你将会因此收获一个能说会道、口齿伶俐、人见人爱的宝宝。
最后,让孩子爱上图片。在给孩子看图片时,妈妈最好能即兴编一个小故事,注意:故事内容一定不要超过宝宝的认知,慢慢把图片换成绘本,选择绘本也很重要,一定要选择那些故事简单、图画连贯的绘本。孩子由图片到绘本,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家长不可操之过急,要知道图片和绘本的侧重点不同,但对宝宝的好处,大家是平等的,这都是在为宝宝今后阅读打下基础。
由图片过渡到绘本,你会发现孩子的注意力慢慢到故事上来,有了阅读的兴趣,特别是从小就有阅读兴趣的孩子,往往能把这一兴趣转变为一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热爱阅读的孩子,受益是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