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冬梦学习网学习方法学科学习方法内容页

历史高效课堂实施的策略

历史高效课堂实施的策略大全

历史高效课堂实施的策略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缺乏对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的教学不是学生欢迎的初中历史教学,相反,如果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及现实需要紧密联系的良好教学情境(如以带领同学们参观历史博物馆的方式创设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此促进初中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

2.以教师素质的提升促进高效课堂的实施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否实现高效课堂,很大的因素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是怎样的,教师的知识面比较窄,缺乏渊博的历史知识,以及缺少必要的教学能力与先进的教学理念,就难以胜任初中历史教学。因此,加强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可以有效地促进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实施。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实施对促进初中生历史学科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依然存在着教学低效的问题,因此,面对低效的问题,提出有效的高效课堂实施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历史教学方法与策略

1.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以生动形象的场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而又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使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观需要,从而有效地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

情境教学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充分发展。

方法:

①巧设问题创设情境

②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③借助图片、史料、漫画再现情境

④播放音像渲染情境

⑤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⑥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⑦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案例为教学材料和手段,通过讨论和提问等,让学生作出决策的教学。案例一般从“背景”、“主题”和“拓展”三个层面发挥作用和价值:

①背景。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

②主题。案例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或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或介绍有关重点、难点知识等等,主题鲜明。

③拓展。教材中的案例大都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为主题服务,既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又引申拓展主题、升华主题,以达到案例的渗透和辐射作用,同时,案例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高度,并尝试从不同角度探究现实及社会问题。

3.合作学习教学

合作学习教学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多向互动,可以培养合作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方式:

问题讨论式

操作活动式

角色表演式

注意:

小组任务(同质、异质)

小组分工(要求、调整)

活动过程(指导、帮助)

小组汇报(交流、启发)

4.大单元宏观教学

大单元宏观教学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重新整合教材,把教材分为若干大单元来系统规划教学。

打破教材编排的固定模式,按系统的思路重新组织教材,为学生提供一个宏观的历史与社会场景,引导学生自己展开探究性学习,从整体上安排教学。

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学校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2)知识与生活实际脱节,以致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3)学生学习历史纯粹是应付考试,功利性强;(4)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且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不足;(5)教学评价单一,重结果,轻过程。

二、课题研究方法和步骤

1.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寻求历史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等。

2.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主要用严格设计的问卷通过书面语言与调查的学生交流,调查学生学习历史的现状,了解基本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笔者认为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可以获得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直接观感及期望,因此在自我的教学研究中也采取了这一方法。

(2)调查实践

本课题以我校高一历史课堂为主要阵地,以高一历史教师及学生为研究主体。学生来自20_级1班(62人)和20_级6班(63人),分为实验班和普通班。实验班学生高一入口各科总成绩平均为591分,历史成绩平均为44分;普通班学生高一入口各科总成绩平均为524分,历史成绩平均为30分。

此次调查内容主要为高一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包括历史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历史课程评价方式的满意度和期望等。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问卷(表1)发放给目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采用课堂当场发表、当场收回的办法,共发放问卷125份,收回问卷125份,其中5份为无效问卷。

调查结果表明,在问到“学习历史的态度”时,有42人表示喜欢学习历史课,占35%;有24人表示不喜欢学习历史课,占20%;其余表示“说不上”,占45%。百分之80%的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为应付考试。而涉及到历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时,学生都偏向于课外实践及多种评价方式。由此可见,高一历史教师教学缺乏与生活实践的纽带,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要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带着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潜移默化地获取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实验

(1)历史教学方法与教材紧密结合

在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的同时,使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以“抗日战争”为例,笔者提出“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为什么首先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于1937年全面侵华?”等,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加深对日本侵华原因的理解。

(2)历史教学方法的本土化

充分利用社会历史资源,把历史学习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如讲“郡县制的全面推行”时,笔者组织学生参观甘谷县毛家坪遗址,学生观看新近出土的文物,如青铜器、骨器、车马坑等,聆听考古专家介绍该遗址发现、发掘情况,表明为2700年前设县的“华夏第一县”——冀县的确认提供了重要物证。这不仅加强了学生对郡县制的感性认识,也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3)历史课堂体现历史教学的学科特点

首先,历史学科存在形式的过去性。如在文字介绍的同时,配上图片、实物、录像,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及记忆就会达到较高层次。笔者讲“甲午中日战争”时,引述的讲话:“今年是甲午年。_年前的甲午,中华民族国力孱弱,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这是中华人民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指导学生观看影片《甲午大海战》,加深对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的理解。

讲解宗法制的时候,笔者在课堂播放电视剧《红楼梦》贾府除夕祭祀祖先的视频,使学生认识到祭祖的作用,正确理解宗法制。

初中历史复习要点

一、要会看书。

中考历史内容广泛,涉及世界和中国的古、近、现代历史,死记硬背那些条条框框,干巴巴的历史知识,不如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则事半功倍,这里要求的学生会看书,是融会贯通地看,而不是走马观花似地瞧:

1.看标题,目的是为了寻找线索,了解每一课的结构;

2.看标题的提示,寻找课本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

3.看课内和课后思考题,寻找答案或者从课内得到一些启示,同时还应该做到边看、边划、边问、边写,看内容,划知识点,找疑问,写出疑问来,这是对学生复习时的基本要求。

二、要善于归纳。

归纳是指将众多的或零散的历史知识,按其同类进行梳理,可长可短,并不一定非依赖老师。成绩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善于“自得其法”上面,归纳的好,条理清晰,弃繁就简,效果自然就不寻常。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介绍唐文化的'这一内容时,有学生制作了下面一个简表。

这样全新的组合,形成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一段历史知识。

三、要理清线索。

要求学生在看书时,通过对课本的归类,理出课本内容的纵横线索,形成知识网络,这种网络可以是整个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也可分阶段地整理知识网络。如世界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史中美国霸权政策,关联很多国家和地区,跨时半个世纪,是重点内容,又是复习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按大事线索,制作下面这样一个简单的图示,就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四、要巧答题目。

例如某年中考题目考到我国对台政策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决不承诺放弃武力”,可不少同学仅答一句“一国两制”而失分,所以答题时审清题目很重要,避免粗心大意,过于紧张而顾此失彼,答题要紧扣题目简明扼要,同时注意规范化、时序化。最后建议在写历史小论文时,在行文之前和行文中,应该始终注意:

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泛泛而谈;

2.联系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要合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