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乃成功之母,重复是学习之母。学习,需要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其实任何科目的都是不断重复学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路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渤海附近有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的渔场——舟山渔场。
3、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4、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5、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5人/km2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人/km2)的3倍多。
6、我国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7、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数最多。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自西向东:一、二、三。
9、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10、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1、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12、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13、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14、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它是我国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15、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16、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17、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18、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19、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20、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
21、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
2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3、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原因是什么(海拔高度影响)
2.给我国带来丰沛降水的风是(夏季风)
3.海南岛农作物数制是(一年三熟)
4.我国少数民族多少个(55)
5.我国政府设立的特别行政区是(香港和澳门)
6.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大致是(黑河----腾冲一线)
7.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属于五带中的(热带。北温带)
8.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依次是(云。桂。粤。台)
9.我们所在的省份名称是(山西省)简称(晋),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是(陕西省。河南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他们的简称依次是(陕。豫。冀。内蒙古)
10.我国民族的分布呈现以(汉族)为主体,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特点
11.地形是指地表的(各种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五种类型
1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火烧寮),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1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季风和地形)等
14.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舟山群岛)是我国的群岛
15.我国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16.几个高原的特点(内蒙古地表坦荡开阔。起伏和缓。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梁峁众多。青藏高原雪山众多。冰川广布。髋骨和湖泊镶嵌其中。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
17.在图上填出阶梯分界线
18.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二十三个省。知道名称,简称。省会。
19.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0.我国的领海宽度(12)海里
21.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是什么?
22.山西属于什么温度带(暖温带)什么干湿区(半干旱。半湿润区)
23.我国气候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以课本为主,构建知识结构,精讲重、难点?
首先,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章节顺序给学生进行全面贯通讲解。在这一轮里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对教材中学生普遍掌握的一般性内容点到为止;针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近几年会考试题中多次考查的知识,一定要讲清、讲深、讲透。如:《地球和地图》里的(1)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部分内容,都需要精讲。?
其次,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做到一边讲,一边辅之适宜难度的课堂同步练习题,以章为单元,以讲带练,面面俱到,把讲的知识点通过试题形式加以记忆巩固、转化迁移,使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重点内容的融会贯通落实到实处。让学生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这一轮的复习,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跟随教师讲解的思路,重新构建章节知识结构的框架,形成总体轮廓。?
第二轮复习:以专题形式整合初一、
初二教材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初中会考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可以将初一与初二的有关知识点进行整合。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大角度重新分类、归纳、编组成专题知识块,然后以专题形式有序地让学生寻找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汇集吸收、分析对比、归纳、综合梳理,形成网络化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
关注社会热点??热爱乡土地理?
回顾近几年的地理会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每份试题里,都会涉及到有关社会的焦点与新闻的热点问题,以及乡土地理的内容。这类地理知识具有“内容新”、“时效强”、“跨度广”等特点。?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复习时,就必须培养学生平时多关注全球事实形势,关注社会经济生活实际和自然环境等问题,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对其进行观察、思考、分析,以培养他们关注国家的发展、关注民族的未来、关注自己的生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